每日大学
为了方便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全方位了解大学信息、快速定位目标院校和专业,我们精心为大家奉上“每日大学”栏目:
我们将每日介绍一所大学,全面覆盖了多所大学的详细介绍,包括学校的历史沿革、专业设置、重点专业、科研实力、就业前景、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最新的招生录取规则等内容,是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的必备参考书,堪称最全报考指南。
我们已将每日大学栏目印刷为《所在京招生重点大学报考指南》一书,纸质版内容更加丰富,介绍更加全面。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报名领取上册,数量有限,先约先得。
教育部直属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一、学校基本信息
1.学校属性
2.联系信息
二、学校简介
1.历史沿革
中国药科大学的前身为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四年制),始建于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建校初期,抗战爆发,学校初迁汉口,复迁重庆,精研学术,哺育英华。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药学教育得到*和*府的重视与关怀。年,齐鲁大学药学系和东吴大学药学专修科并入我校,成立华东药学院。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年更名为南京药学院。
年与筹建中的南京中药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年进入国家“工程”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行列。年2月整建制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2.优势介绍
学校是教育部最早指定接收药学学科外国留学生、进修生、高级访问学者的基地,也是接受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的定点院校之一。
先后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比利时、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所学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协议,同德国、法国、俄罗斯、韩国、瑞士、瑞典、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上的联系,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大学等一批港澳台地区高水平院校有着紧密合作。
为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博士、硕士、本科生和进修生。学校与美国天普大学开展本硕连读项目;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开展本科双学位项目;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罗格斯大学、圣约瑟夫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日本长崎大学开展本科生交流项目;作为《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联盟高校与美国多所州立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等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文化交流活动。
年,学校聘请诺贝尔医学和生物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药理学家路易·伊格纳罗为荣誉教授,并合作建立伊格纳罗工作站。年,学校与英国斯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药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
三、学科介绍
1.学科设置
学校下辖12个院部系,设有25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设置如下:
2.重点学科
学校药学一级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药理学、中西医结合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学科评估中,药学、中药学学科水平始终名列前茅。
年,药理与*理学、化学、临床医学3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重点学科如下:
四、科学研究
1.科研平台
学校现有“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建成临床前创新药物研发各节点相关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平台、工程技术中心18个,建有“药物科学研究院”,整体推进学校新药的研发工作,为各类新药的研发提供全方位服务。现有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现代中药协同创新中心)。
2.科研成果
“十一五”以来,学校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纵向课题项,在国内同类院校中项目数和经费数均名列前茅,其中,年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数38项,经费资助2.17亿元,获批项目数、经费数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十一五”以来,共申请专利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项;11个新药获得临床批文,9个新药获取国家新药证书;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篇,其中3篇论文被SCI、EI收录。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2项。近十年来,学校与0余家医药企业签订了项合作协议,项目总金额超过7.9亿元,2项技术转让单项合同经费突破1亿元。
五、就业情况
1.毕业去向
学校届毕业生共人,本科生人,本科生就业率为98.41%。届毕业生中,名毕业生就业(协议就业人,灵活就业54人,升学9人,出国出境人,自主创业4人),占98.90%;待就业46人,占1.10%。
2.就业单位性质
届毕业生到科研设计单位就业16人,占0.57%;到国家机关就业58人,占2.07%;到教育单位就业人,占5.92%。
到医疗卫生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就业人,占9.20%;以上累加为17.76%。
毕业生到国有企业就业人,占6.88%,到三资企业就业人,占19.47%;到其他企业单位就业人,占50.82%。
届毕业生主要从事的行业为制造业(主要为医药制造业),占比达50.71%;其次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6.69%)、教育(6.44%)及卫生和社会工作(6.10%)。
六、招生相关
1.北京录取分数线
2.招生录取规则
学校将不超过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作为预留计划,主要在本科层次用于生源质量调控及解决同分数考生的录取。
按各省级招办提供的投档成绩(含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确认的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提档。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以内。
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