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起,中国药科大学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培养教育目标定位于“创新”和“实用”,在教学管理中把学生制药工程专业理论和企业实践创新能力相融合,积极探索具有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的制药工程师培养体系,构建制药工程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施专业
为了保证质量,本着“控制规模、逐步推进”的原则,至年,我校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和药物制剂三个专业卓工班已招收四届学生,教学培养管理模式日趋完善。
二、培养层次
本科层次主要培养一线工程技术类人才需求最大的应用型制药工程师;研究生层次主要培养制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具有新药和制药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能力的设计型制药工程师。三、*策措施
1、学生遴选。年,从全校级药学类本科生中遴选出88名学生进入生物制药、药物制剂和制药工程三个专业卓工班学习。
2、教学管理。加强企业实训质量监控,通过笔试、答辩的方式对企业实训进行考核。除企业实训和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以外,校内GMP车间实验课教学和实训各要求1个学分。
3、卓工推免。级卓工班通过推免资格遴选报名、推免生资格面试、企业选拔等环节推荐学业成绩优秀,具有工程科研素养的23名免试生进入企业制药工程专业硕士阶段学习。
四、培养模式
本科层次的应用型制药工程师实行“3+1”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企业参观、企业实训和毕业设计。年组织安排级卓工班赴国药集团、石药集团、北京三元基因和先声药业进行为期3个月的企业实训,完成级卓工班的毕业设计。制药工程硕士层次的设计型制药工程师实行“1+2”模式,即1年在校学习,累计2年在企业学习和课题研究。级硕士研究生已经到企业参加工程生产一线毕业课题研究。
五、特色亮点
1、校企共建课程
本科生阶段制药工程师课程,将专业理论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设计共建《药物制剂工程学》、《制剂工艺与设计》、《制药工程技术概论》、《药品工业化生产技术》、《生物制药设备》及《企业实训》6门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理论课程,通过企业实训对所学理论进行实践教学。2、企业实训实践
我校“卓工计划”对学生的企业实训实践需要累计1年企业参观、企业实训和毕业设计。在学生遴选、教学管理、推免面试、评优评奖等方面对企业实训实践能力方面高度重视,企业实训重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体会一线工作的辛苦,对工艺流程、管理体系等做出可行性建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