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院校改革案例国家级外语类一流本科专业
TUhjnbcbe - 2020/11/24 11:49:00
皮肤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572162.html

导语

年4月,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计划在-年建设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许多高校都鼓励本校各专业积极建设和申报。要顺利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各高校需要在博士点、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程等硬指标方面有积累,也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有特色。本篇将为您介绍部分已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院校在建设商务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方面的措施和经验。

商务英语专业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特色:构建复合型课程,加强信息化教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国内较早开设商务英语课程的高校。为响应“新文科”建设要求和上海成为卓越全球城市的建设目标,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基本功、宽广知识面、掌握双外语,通晓国际经贸基本理论和实务,有较强沟通能力、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语言+跨文化沟通+商务实践”三通商务英语人才。

为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对照国标,构建了以商务类双语课程群和跨文化课程群为引领的复合型课程体系,于年获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要举措是实施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在商务类双语课程群、跨文化课程群、语言技能课程群、通识课程群中分别增加选修课数量,按照课程知识体系深度、实践技能要求难度进行科学合理设置,保证课程的衔接性、学生自由选择的灵活性。

本专业融合最新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改革,开设了系列“仿真模拟训练”课程(国际商务模拟训练、口译模拟等),以实现“新文科建设”方向下“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对学生实验实训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专业思*建设项目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质量,并在“跨文化商务沟通”“商务入门”等专业核心课程中尝试运用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方式授课,与学生的新需求、时代的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辩能力培养。“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商务英语自主学习创新实践”获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西安外国语大学

//特色:“三元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西安外国语大学是全国最早一批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年该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现为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参与制定教育部《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致力于培养能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应用性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该专业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与学缘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复合型师资团队,坚持特色化、差异性人才培养定位,下设国际商务管理、CIMA(国际管理会计)和ACCA(国际注册会计)等三个方向,以实现“学历教育与国际执业资格证书教育(ACCA\CIMA)深度融合、英语语言技能与商务知识深度贯通”的“三元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该专业具有以下显著特色:(1)精英化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小班授课制;(2)在教改班课程体系中植入ACCA全球统考9门课程及CIMA全球统考8门课程;(3)商务核心课程采用全英文教材,实行双语授课;(4)商务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5)重视案例教学,突出国际化及应用性特征;(6)多模式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为优秀学生提供到国外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

商务英语ACCA/CIMA课程知识体系的融合性特征在客观上要求教学团队成员须具有复合型教育背景和多元化知识结构。本校参照项目团队制管理模式,在组建商务语言课程教学团队、商务课程教学团队、跨文化课程教学团队及人文素养课程教学团队等的同时,还通过有效整合校内资源,与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机构联合培养师资等方式打造了一支复合型ACCA与CIMA课程教学团队。各团队之间既分工,又协作,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翻译专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特色:“教”“研”“赛”三大平台,锻造通融型卓越翻译人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为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秘书处所在单位,组织制定《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翻译专业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聚力打造一流的教学、科研与赛事三大师生发展平台,互促互补,同频共振,谱写出亚太地区高素质、国际化、融通型卓越翻译人才培养的育人华章。

教学:围绕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英语课程群、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交替口译、文学翻译基础、商务资讯翻译、医疗资讯翻译、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和在线课程建设,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借力国家专业建设发展项目,开展翻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同声传译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实施一流本科专业教学创新探索。通过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经济学、中国—东盟博览会、环球网三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成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

科研:专业设立“理论翻译学及译学方法论高层论坛”“全国翻译技术研究与教育高峰论坛”“翻译与国际传播高峰论坛”等学术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设立“翻译人才实践教育基地”,定期举办“国家话语国际传播”“医疗口译”“翻译技术与本地化”“翻译资源”等主题实践活动,推进产教深度协作与融合,既有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又有效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赛事:专业举办“广外高翻杯”系列赛事,包括英语演讲赛、全英辩论赛、口译大赛、笔译大赛等,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和竞争能力。同时,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专业竞赛,凭借突出的专业实力和综合素养,专业学生在全国专业竞赛中多次夺冠,曾荣获亚太青年模拟APEC大会一等奖、全国首届商务翻译大赛特等奖和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总决赛一等奖。

大连外国语大学

//特色:应用型、个性化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大连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年获批辽宁省及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翻译专业是应用型专业,我校翻译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等诸多环节都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一是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人文素养并举、着重应用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和可持续性;二是继续完善师资储备,兼顾人才引进和在职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三是依托我校数字化同声传译实验室、虚拟情景口笔译实训中心等先进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近些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国家级横向课题3项;四是加强特色学科和精品课程建设,团队获评省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多门主干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上线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自主开发翻译系列教材10余部。

我校翻译专业高度重视课程设计,着力凸显语言实践的教学特色,构建了完整的翻译专业课程体系:语言知识与能力课程模块、翻译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相关知识与能力课程模块。整个课程体系包含通识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开展各类外语活动、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翻译专业注重学生课外实践,与商务部、中国体育总局、外研社、环球网、外交协会、南京学府翻译有限公司、中央编译局等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相关阅读

院校改革案例

校本定制培训

院校改革案例

国际化人才培养

院校改革先锋

课程体系建设

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院校改革案例国家级外语类一流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