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大新闻学院的小伙伴来说,四月末、五月初的日子一定是值得纪念的。春假?!不,其实小编说的是悄然拉开序幕的毕业论文答辩!毕业季的大幕已经缓缓拉开。(又有一批新闻学院老腊肉要出炉啦!)
不过最近,有不少即将毕业的同学问小编,论文的“致谢”要怎么写呀?要感谢的人太多,又不想照着模板写,怎么才能让致谢个性化起来呢?
某度百科说:“论文致谢词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表示尊重所有合作者的劳动,它有利于促进形成相互帮助的社会风气。致谢提供的信息对读者判断论文的写作过程和价值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哇,原来“致谢”还有这样的作用!So,毕业论文“致谢”到底要如何表达呢?小编半夜潜入新闻学院的论文库,给大家梳理了这样一份“致谢宝典”。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感谢的人不少,除了导师、访谈对象,还有父母、室友、闺蜜……如果可以的话,就把他们都列出来,一一致谢,比如:
(向上滑动启阅)
感谢温柔体贴的导师陈继静老师,有幸遇到她,是我最幸福的回忆。……
感谢同门师兄姐和师妹们,相处的时光短暂美好,没有他们读书会上犀利的意见,我可能永远不敢直面自己的问题。
感谢人大给了我难得的学习机会,圆我聆听新闻学院老师们讲课的梦想,让我可以自豪地说这是我的母校。
感谢我的父母,怕打扰我写论文而不敢给我打电话,没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又怎么会万事不愁,一心扑在论文上。
感谢我的饭友、球友,在我论文写不出来时忍受我不分时间地点的吐槽,在我论文写完后被逼无奈帮我找错别字改格式。
感谢我的室友姐妹们,容忍我的放肆和矫情,其实每当我难过受伤,一想起我们温暖的,心就像靠岸了一样。在离家的日子里,有她们一起奋斗心里总会暖洋洋。
最后要特别感谢这篇论文,给了我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让我看到扫地、擦桌、洗衣都是极其奢侈的享受。
(陈丽届硕士毕业生)
这篇致谢的文字质朴、真诚,却又不失作者在撰写论文过程中的小细节,尤其是作者父母对她的理解与支持,让小编很感动。这不禁让小编想起另一篇对父母的致谢,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向上滑动启阅)
年2月8日,农历大年初一,四川省乐至县县城。按照春节惯例,人们在这一天纷纷出门去城郊的寺庙烧香拜佛。父母和我通常因为寺庙里太过拥挤,便只在城郊逛一圈,感受一下新年的气氛,便回到家中。这天,刚从外边闲逛回来,父亲便说:“找个神剧来看一下。”于是,跟往常一样,他钻进家里那间小小的书房,打开电脑,在“抗日神剧”的陪伴下度过了那天余下的时光。我在客厅里看着从网上下载的英美剧,不时能够听到书房里传来的父母的对话。父亲又在抱怨“抗日神剧”的编剧,母亲跟他对答:
“太假了,*子装成迎亲队伍,他们怎么可能会吹唢呐?”
“他们请别的人吹的?”
“是他们自己吹的。太假了。”
“(电视剧)本来就是编的嘛。”
“编也要编得符合逻辑一点嘛。”
这早已不是他第一次抱怨抗日神剧了。尽管总是满腹牢骚,他依然看得津津有味,并且在过去的五六年期间,他基本上做到了看电视只看抗日剧。假期里,他可以从早看到晚,甚至吃饭的时候也不停歇:有时他将书房里的电脑显示屏调转方向,以便正对着饭厅里他的座位;有时他直接把一个小笔记本电脑摆在餐桌上。
我对“抗日神剧”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