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皂角树从乡土树种到濒危命运
TUhjnbcbe - 2025/6/25 17:03: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如今,在乡村中难得一睹皂荚树的身影,尽管它在过去曾是乡村的常见之景。回溯几十年,几乎每个老村子都屹立着一棵或几棵历史悠久的皂荚树。这些皂荚树,枝繁叶茂,高耸挺拔,有些甚至高达20余米,宛如乡村的守护神,以其独特的地位成为每个村落不可或缺的风景。古老的皂荚树,仿佛承载着村庄往昔的岁月与故事,静静地诉说着那些遥远的时光。皂荚,学名GleditsiasinensisLam.,属于豆科皂荚属,是一种落叶乔木。这个树种原产于中国,其分布范围广泛,覆盖了大半个中国。然而,在许多地方,人们并不称其为“皂荚”,而是称之为“皂角”。有趣的是,老百姓对于这两个字的发音有着独特的韵味。此外,皂荚的果实被称为“皂角板子”。

在我市,各地依然保存着30余棵百年以上的古皂角树,它们分布在泌阳、遂平、汝南、驿城区等地。其中,位于马谷田镇下河村的一棵尤为引人注目,其胸围达到3米多,需三人合抱,据传已有多年的历史,可能是我市境内最大的一棵皂角树。我市的部分古皂角树

皂角树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特征,在自然界中显得尤为引人注目。成年后的皂角树,身姿高大雄伟,枝繁叶茂,其枝桠伸展自如,仿佛龙腾虎跃般的生命力。从外观上看,其树皮粗糙厚实,呈现出暗灰或黑灰色的色调,宛如大象的皮肤一般质感。它的叶片为羽状复叶,而荚果则狭长且厚实,别具一格。最令人称奇的是,皂角树的浑身布满了尖刺,这些尖刺呈圆锥状,带有分枝,坚硬而粗壮,仿佛是它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此外,皂角树的根系十分发达,不仅耐热耐寒,而且生长速度相对较慢,这也为其悠久的使用历史增添了一份厚重。经过5-8年的漫长等待,皂角树终于迎来了开花的时刻,随后结出硕果。这些树木拥有着惊人的生命力,它们的寿命长达上千年。每逢秋季,成熟的荚果由翠绿转为褐色,密密麻麻地挂满枝头,随着风的轻抚,发出悦耳的“哗啦啦”声响,为这金色的季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在古代,皂角树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那时的洗涤用品相对匮乏,人们主要依赖皂角、草木灰、淘米水、油脂等天然物质来进行日常清洁。皂角因其独特的成分,如三萜皂甙、鞣质、蜡醇等,具有显著的洗涤效果。当其荚果在水中浸泡或熬煮时,会形成粘稠顺滑的汤水,这种汤水便是天然的洗涤剂。特别是用皂角洗头,效果尤为出色,因为其中包含的天然杀菌成分能有效杀灭各类真菌,显著减少头皮屑。许多现代洗发水都含有皂角成分,这恰恰证明了其卓越的清洁效果。此外,古人还巧妙地将皂角与其他原料结合,制作出“肥皂团”,这为后来的肥皂制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皂角树不仅在清洁方面表现出色,还拥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在古代,农村地区常用皂角来清热、解毒和治疮结,许多疮肿类疾病的治疗都离不开它。这一传统在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得到了记载。现代中医药研究进一步揭示,皂角中富含的皂苷素具有消炎、抗溃疡和抗病变的效用。其荚果、种子和枝刺均可入药,具体而言,荚果能祛痰利尿,种子可治癣病并通便秘,而皂刺则能活血消肿并治疗疮癣。近年来,有研究指出皂角刺还具有抗癌和提高免疫力的潜力,这促使华北某些地区的农民开始种植“刺用皂角”。通过修剪技术促进皂角侧枝生长和枝刺增多,这一新兴药材种植项目已逐渐形成规模。但值得注意的是,皂刺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大规模种植时需谨慎防范市场风险。许多人对皂荚树的认知,源于中小学课本的介绍。在以往的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中,《高大的皂荚树》一文给无数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皂荚树被描绘成“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象征。然而,更令人难忘的是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皂荚树的描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段文字生动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期对皂荚树的深刻记忆。

然而,当许多人后来参观鲁迅故居时,他们发现百草园里并没有那棵“高大的皂荚树”。经过辨认,标注为“皂荚树”的几棵大树,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皂荚树,而是一种被称为“无患子”的树木。这引发了一个问题:为何鲁迅先生会将“无患子”与“皂荚树”混淆呢?

经过考证,原来在浙江绍兴一带,人们习惯将无患子称为“肥皂果”,其果实具有相似的清洁功能。鲁迅先生可能不了解“肥皂果”的学名,因此误将其当作了功能相似的“皂荚树”。虽然这只是一个树名的小误会,但绍兴当地的官员却对此进行了不必要的纠正。在距离绍兴百草园多公里的山区,人们终于找到了一棵真正的“皂荚树”。经过一番周折,这棵树被精心栽种在百草园内,以此回应鲁迅先生当年的描述。然而,这样的做法却让人感到有些遗憾。原本,这应该是一个有趣的典故,一个极好的科普机会,却被如此简单地解决了,实在令人惋惜。近年来,随着皂角树实用价值的逐渐减弱以及农村的“空壳化”现象,皂角树的数量急剧减少,已面临群体性濒危的困境。曾经雄伟一方的皂角树,有的被砍伐,有的因年老而枯死,还有的被移植到城市中。同时,繁荣的绿化苗木市场更倾向于追求新奇、外来和速生的树种,而忽视了像皂角这样具有生态、观赏和文化多重功能的本土树种。因此,这一优良的本土树种正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皂角树从乡土树种到濒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