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这一对于许多农村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的野果,不仅在儿时陪伴他们洗手、洗头、洗衣服、洗床单,更曾是孩子们生活中的“肥皂”。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皂角其实也能食用。其口感香糯润口,营养价值甚至可与珍贵的燕窝相媲美。如今,这种曾经陪伴农村孩子的野果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售价高达上百元一斤。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山间的野果纷纷成熟。其中,皂角也在这个时节迎来了它的丰收。在笔者故乡的路口,一棵古老的皂角树矗立,每每此时,总有村民前来采摘,这不禁勾起了笔者童年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寻皂角的奥秘。
皂角,这一源自我国的珍贵树木,过去常被人们巧妙地当作肥皂使用。它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无论南北,都有其身影。尽管皂角树在路旁、村边随处可见,但这种原产于我国的树种却显得格外稀有。皂荚树虽不起眼,但一旦果实成熟,便令人难以忘怀。其果实别具一格,酷似豆角,挂满枝头,宛如一场豆角雨。然而,由于树木高大,采摘难度极大,人们只能静待其成熟后自然脱落。更为特别的是,皂角树的树干上密布着细长的刺,这些刺层层叠叠,甚至在刺上还能长出刺,令人望而生畏。在民间,这些皂角刺被誉为“天丁”,极具威慑力。只要记住这两个显著特征,皂角树便不难识别。笔者至今仍记得,小时候每到十月份皂角成熟之际,孩子们总会兴致勃勃地来到树下捡拾皂荚,那时的它,可是孩子们眼中的珍宝。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往昔,皂角曾是众多家庭的日常用品,其用途广泛,无论是洗衣、洗被,还是洗头、洗澡,都能发挥其效用。只需将皂角置于锅中煮沸,便能产生丰富的泡沫,既洁净又纯天然。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皂角不仅可用作肥皂,其内部的皂角仁同样堪称珍品。近年来,随着皂角成熟季节的到来,村里的人们纷纷前往树下捡拾皂角,不再仅仅因为其肥皂功能,更看重的是其中蕴含的皂角仁。这种被赞誉为“植物燕窝”的食材,在市场上售价不菲,一斤甚至能卖到近百元。实际上,皂角仁不仅美味可口,还拥有诸多别名,如皂角米、皂角精、雪莲子等。但要想品尝到这份美味,却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技巧。捡回皂角后,需先去除其外壳。一背篓的皂角经过去壳处理,最终只得到一小碗的皂角仁。然而,这时的皂角仁尚不可食用,还需进一步加工。用竹片或刀片小心翼翼地剥去皂角仁外层的透明膜,才能得到真正的皂角米。如此繁琐的步骤,使得一碗皂角仁仅能产出极少量的皂角米。若要销售或长期保存,还需将这些皂角米晒干。因此,尽管皂角米美味且营养丰富,但其低产量和高加工成本共同推高了其市场价格。有些人或许会疑惑,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地处理皂角,仅仅为了获取那一小部分的皂角米?这背后的原因,当然是为了品尝其独特的美味。皂角米被誉为“植物燕窝”,其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极高,甚至可以与珍贵的燕窝相媲美。正因如此,许多人热衷于采摘并剥制皂角米,以供家人享用。事实上,皂角米不仅口感鲜美,更富含多种营养,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代诸多医书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均有皂角米的记载,称其能“和血润肠,明目益精”。而现代研究也证实,皂角米确实营养丰富,属于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但低蛋白、低脂肪的食品。而且,皂角米还具有诸多益处,包括调节人体脏腑、养心通脉、清肝明目、健脾滋肾、祛痰开窍、润肠通便以及润肤养颜等。更为适宜的是,糖尿病患者也可适量食用。其食用方法多样,既可直接用水浸泡后加热享用,口感近似粘稠的藕粉,又可与桃胶、红枣、枸杞等一同煮粥,美味非凡。眼下十月末,正值皂角大量成熟的时节,若您家乡有此植物,不妨采摘剥制,晒干后慢慢品尝。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皂角树可谓浑身是宝。即便是其令人畏惧的皂角刺,也具有独特的价值。在笔者所熟悉的家乡,人们常常将其与猪肝一同煮水饮用,据说具有某种特殊的功效。不知各位读者是否曾有此体验?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