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4/2 21:0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赵大明李运海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苏梓晴“我们是流落异乡的游子。几百年前,我们的先祖由豫入川做官,此后落地生根,至今已生息繁衍30代人。”“家族中人通过各种办法寻根,均无果。”“特写此信,以期得到帮助,找到我们的根和亲人。”……近日,本报收到一封特殊的求助信,写信人是来自四川自贡市荣县的曹瑛女士。根据信件留下的电话,记者与曹瑛取得联系。曹瑛介绍,年前,其先祖曹诗(曹必才)、叔祖公曹谏(曹必胜)由豫入川做官,祖籍是原河南省南汝道汝宁府信阳州罗山县皂角村(或为皂荚村)曹家坝,但历经数百年区划调整,早已物是人非。曹瑛的先辈曾尝试寻找、证实,但一直没有结果。先祖的祖籍地是否有迹可循?是否有同脉亲属漂泊各地?带着种种关切,曹瑛和族人开始了寻根之旅。“曹家坝”今安在?河南省内不止一处以“皂角”命名的村落,又是否隐藏着值得追寻的历史痕迹?记者近日走访罗山县等地,查阅资料、寻找线索并采访相关人士,助力曹氏寻亲。荣县的荣德山上,现存有当年的老百姓为曹诗镌刻的功勋碑,每年曹瑛都会携族人前去祭拜。据荣县一本旧志记载,元至正十七年(年),曹诗为守护荣州百姓免受兵燹之苦,率军拼死抵御明玉珍部并大获全胜,荣州得以保全,老百姓在山上立碑,以感念他的功德。“纵观荣州历史,我的先祖是少数有据可查、因护国安民之功被世人刻像铭记的地方官员之一。”曹瑛说。现年57岁的曹瑛向记者介绍,自己退休前是荣县图书馆职工,荣获过市县表彰的先进个人、自贡市第四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曹瑛每年前往荣德山祭拜先祖曹诗。受访者供图曹瑛回忆,小时候,她总是听到父亲喃喃地讲述先祖由豫入川的故事。“从我记事起,父辈们都在以各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