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这一皂角树的独特产物,以其特有的形态和性质,在中药材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它是由主刺及其1-2次分枝所组成,主刺呈长圆锥形,长度可达3-15cm甚至更长,直径则在0.3-1cm之间;而分枝刺则长1-6cm,刺端尖锐。皂角刺的表面颜色为紫棕色或棕褐色,质地轻盈却坚硬无比,难以折断。将其切片,可以看到其厚度在0.1-0.3cm之间,通常带有尖细的刺端。木部的颜色呈黄白色,而髓部则相对疏松,呈现淡红棕色。其质地脆硬,容易折断。品尝时,气味轻微,味道淡薄。而饮片则呈现出不规则的厚片形态,表面木部依旧是黄白色,髓部则形成海绵状的淡红棕色,周边则环绕着棕紫色或棕褐色的色泽。同样地,饮片也具有脆硬的质地,容易折断,且并无特殊气味,味道依旧淡薄。①《医学入门》中记载,皂角刺对于未破的痈疽具有开窍作用,而对于已破的痈疽则能引导药物直达病所。它被誉为治疗各种恶疮、癣症及麻风的必备药物。
②《本草纲目》同样指出,皂角刺在祛风杀虫方面与皂荚功效相似,但不同的是其锐利之性,能够直达病灶。
③《本草汇言》中进一步阐述,皂角刺不仅能拔毒祛风,还能引导痈疽消散、破溃出脓。在治疗疮毒的药物中,它位列首位。此外,它还能泄血中风热风毒,因此在治疗厉风病的药物中也被视为先导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