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研究生,尤其是刚读研究生的硕士,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不同的学校,对于硕士毕业的要求不同,有的必须发一篇中文核心的核心库,有的则发到期刊上就可以。不管怎么说,都需要有一篇已经发表的论文。
学术论文不同于其他杂志上的那种论文,属于科技论文,对于刚上研究生的同学来说,发表论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在硕士期间发表了2篇中文核心,1篇EI,投稿了1篇SCI,对此还是比较有经验的。因此来分享一下怎么写出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刚上研究生第一学年基本就是上课,导师对学生的要求则是看文献。别觉得看文献没什么用,就是浪费时间。其实,看文献是一个摄取知识、转化吸收的过程。通过阅读文献,可以总结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动态。
看文献的话可以看研究型论文和综述性论文,一般综述性论文比较全面,研究型论文就是一个点。不过综述性论文建议看国外的,国内的不敢苟同啊。
告诉大家一个快速写论文的窍门。
不要想着我要看文献、写研究计划、做实验、获得数据、处理数据,再写论文。这样已经落下别人一大截了。要想早点发表论文,最好就是在研一还没入学的那个暑假,去导师那里,跟师兄师姐们做实验、混脸熟,然后问他们要点数据和思路,自己看看文献,模仿着别人的论文,写一篇自己的论文!
没有人生下来就会写论文,最开始的论文都是从模仿别人的论文开始的。注意:模仿可不是抄袭,不要走学术不端的路子。
我所说的模仿是:
首先选择一篇和你的研究思路差不多的论文,认真仔细的研读,然后根据别人文章里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把自己的数据处理一下,图也是照着人家的画一画。
然后,学习图标描述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比如描述一个折线图主要包括:变化趋势、最大值及对应的横坐标、最小值及对应的横坐标、平均值等。数据分析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这样文章的结果与分析部分基本就完成了。
现在的论文都要求有讨论部分,建议写完结果与分析直接写讨论。讨论对于新手来说比较挠头,整体而言,讨论包括文章获得的结论,与其他人的研究相同或不同的地方进行讨论,文章一些现象或结果产生的原因,以及文章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等部分。
其次,写文章的引言或者前言。一般引言包括目前该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方向,即小综述,该研究出现的问题、本文想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等。这一部分虽然字数不多,但反映作者的整体研究水平,需要认真琢磨。
文章的材料与方法是实验进行的根本,在实验方法中,应该反复确认,认真书写,不能有所纰漏,否则别人就会质疑你的试验存在问题,这可是从根本上戳中了要害,基本文章就废了。
最后把文章的结论总结一下,注意不是结果,把结论性的话写上。
其次,就是写文章的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这些都比较简单,可以参考你模仿的那篇文献,或者投稿期刊的要求。
万事开头难,写第一篇论文确实很费劲,但写出第一篇,总结一下经验,第二篇就好写了。我当时第一篇花了一个月,第二篇半个月,还是比较笨的,不过只要认真写,就可以写出来的!相信自己!
祝大家都能在硕士期间成功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