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学个习
原创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读研,论文“开题”是每一个研究生都要经历的过程!
而很多同学在开题这一环节上,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也可能会担心开题是否会影响自己将来的毕业等等。
这不,有一位正在读研二的同学,就碰到了这个问题。
他说:“本来明天就要交开题报告了,但是,前几天又跟导师聊天,结果把之前准备写的论文框架都给换了”。
最关键的是,换的新课题很多东西自己都不懂,只能草草看了几篇文献,然后凑了开题报告交了上去。
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顺利毕业?
相信,有不少同学可能都会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下面就针对研究生开题报告,为大家解答一些疑问,然后再给大家一些建议。
读研,为什么要进行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顾名思义就是整个研究课题的开始。
既然是一个研究课题,首先我们就要保证它是合理的,并且还是可行的。
在开题的时候,导师等专家也会对课题的可行性进行严格把关。
所以,我们就要在前期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然后,充分考虑其可行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确定课题的具体研究方法等内容。
所以说,研究生开题报告,主要阐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论文题目,主要研究内容
这一点是开题报告最基本的内容,因为,作为一个课题必须要有题目。
而课题的题目,则是课题研究内容的浓缩与核心。
所以,开题报告的题目确定了,研究内容也就基本上确定了。
②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意义是什么?
我们选择任何一个课题,首先要有研究的意义才行,这也是选题的意义。
所以说,在开题的时候,一定要把课题的研究意义写清楚,课题研究用于什么,国内外研究现状又是什么,都应该写清楚才行!
如果是博士论文,还必须要写明创新点才行,而不是仅仅简单罗列出别人的研究结论。
③怎么做?方法是什么?可行吗?
当然,课题研究还需要写清楚具体怎么做,这就是课题的研究方法。
前人是怎么做的?他们做到什么程度,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可能,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你课题的切入点与研究题目。
所以说,好的开题报告,研究方法将会写的非常详细,包括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需要有充分的论证才行,这就需要有充足的论据,也就是参考文献,尽可能多列出一些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
当然,这些文献不能仅仅列举比较,最起码自己要读过,知道有哪些地方可以借鉴等等。
以上,就是开题报告的意义。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完整的开题报告,都会有哪些内容构成。
开题报告包含哪些内容?
完整的开题报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课题题目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课题研究现状以及文献综述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课题研究方法和手段课题研究预期目标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参考文献以上几项内容中,比较重要的是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任何一个开题报告中都不可或缺的内容。
所以,大家在准备开题报告的时候,也要在这三个方面上下功夫。
下面,给大家两个模板,仅供参考。
下面,这个模板来自清华大学的优秀开题报告,可借鉴的地方比较多。
具体的开题报告模板,各个大学肯定都有自己的模板,大家也不用非要套别人的模板。
模板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因为内容大于形式。
开题报告会查重吗?
并不会。
可能很多同学都在担心开题报告查重的问题。
因为,开题报告不是最终的论文,所以,不会查重。
这一点大家不要太担心,不过,大家也不能直接抄袭或者搬运别人的成果。
在开题报告中,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见解以及自己的观点才行,这一点非常重要,也决定着开题是否顺利。
开题以后,课题还能再变吗?
答案是能
事实上,研究生开题的目的之一就是请相关专家以及导师,为学生的课题把把关。
如果,有些同学选择的课题,压根就行不通或者在短短三年内肯定做不出来,那也是不行的。
而有些同学,可能直到开题的时候,正式的课题方向都没有确定下来,所谓的开题也只是为了完任务。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
以上这几种情况,开题以后,课题方向肯定都会变。
毕竟,无论如何,我们总是要毕业的。
所以说,针对研究生开题报告,大家也不要过分紧张,很多情况下,这只是为了督促大家尽快融入科研工作中去。
及早确定课题的一种手段。
一般情况下,开题报告,并不会影响最终的论文。
不过,开题以后,也意味着我们的时间将会非常紧张,如果再频繁更换课题的话,极有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毕业。
所以说,大家尽可能在开题的时候就确定下来课题,然后,开题以后直接开始研究。
以上,就是关于研究生开题的一些介绍,希望大家不必紧张,认真完成即可。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