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硬核博导手写毕业论文,连参考文献都一字
TUhjnbcbe - 2025/3/5 18:18:00

闲来无事翻了一下导师的毕业论文,

瞬间被震惊了

手写了整整页的硕士毕业论文

不光图表画得很漂亮

就连引用的篇参考文献

都字迹工整无涂改!

据了解,这篇论文是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张秉坚教授年在浙江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就读时的硕士毕业论文。

这篇论文引用了篇参考文献,字迹工整美观无涂改,手绘图表也十分精致漂亮…...这份斟字酌句的认真、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为后辈所景仰。

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打字机,页论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新的誊抄;没有电子资料,图要自己手绘,表格要自己手写,引用文献也要一本本翻阅筛选。

当这篇论文在网上流传开来后,有网友感叹:“我的论文打印出来都没这么像打印体!”

但对于被翻出来的手写体毕业论文,张秉坚只是谦虚地表示:“当时还没有打字机,手写毕业论文是没办法,也是很正常的事,后来博士的毕业论文就是用打字机打出来的了。”

也许手写毕业论文,只是那个时代的常态,但张教授从化学跨界到文物保护的经历,却是独一无二、令人敬佩的存在。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张秉坚这位著名的“文保达人”是学化学出身,原本是个地地道道的“理工男”。现在他是浙大化学系和人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系的双聘教授。

早在年,张教授成立了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逐渐走上以古代壁画、砖质、石质、土质文物、古建筑为主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跨界路”。

文物的救治亟需良药,文物的保护高声呼唤科技的力量。于是,张秉坚教授同时招收理工科和文科方向的博士后和研究生,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文理、理工等新型交叉学科研究。

做交叉研究,一做就是二十多年,他培养出了六十多名研究文物保护材料的博士后、博士和硕士。

缘起白塔,硬核跨界守传承

张秉坚教授从学生时期就一直十分热衷于科研,数十年漫漫求索化学路之后,张秉坚突然在杭州白塔下拐了个弯,从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走到了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

上世纪末,张秉坚正在研究花岗石材的表面处理。如藉由防污防水、渗透固结型防护剂、石材背面涂化合物防护表面,通过渗透粘接加固、增加复合层提高石材强度等。而浙江省文物局又在此时联系了浙江大学,希望校方支援杭州白塔的清洗工作。

杭州白塔属于石质文物,它的无损清理,恰好与张秉坚熟悉的石材防护、清洗、粘接、修补、翻新有异曲同工之处,学校就将白塔的清洗工作交由他负责。

此后,经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索,古代壁画和砖、石、土等各种材质的文物如何被腐蚀又如何保护,张秉坚研究得颇为透彻。

仅在年,张秉坚团队就应邀到北京故宫,对养心殿的油饰彩绘、壁面裱糊、地面金砖和全部石质文物做了勘测评估;又到山西的多个古寺庙勘测古代壁画和彩塑的保存和修复状况。

用现代方法重制糯米灰浆

年,张秉坚又带领团队揭示了古代中国人砌城墙用的糯米灰浆的秘密。

通过张秉坚的实地调研和观察,他发现,钱塘江的明代、清代鱼鳞石塘,南京、西安、荆州、开封等地的古城墙,都使用了糯米灰浆。

砖石经糯米灰浆粘合,虽经百千年的风雨冲刷,建筑仍然非常坚固。虽然在近代水泥引进之后,糯米灰浆逐步退出建筑市场,但在修复古建筑上,糯米灰浆却比水泥要更适合得多。

“文物的修复并不是越坚固耐用的材料越好。它很可能形成伤害,水泥就是文物修复的大敌。如果用错了,那受损的文物就是我们的耻辱碑。很多文物为什么不去修复?因为至今没有找到安全、可靠的材料和方法。”

张秉坚说,他理解的“好药”,应该是用得上去,又拿得下来,而且不会伤害文物本体。因此,“救治”的关键一步,就是“了解病人”。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张秉坚团队揭示,糯米浆和石灰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结构使糯米灰浆韧性好、强度高,耐腐蚀。

外国媒体对此评价说:“中国科学家发现了长城千年不倒的秘密”。英国电视制片公司在我国拍摄历史考古纪录片《长城的秘密》时,专门把张秉坚团队成果作为拍摄内容。化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化学研究综述》(AccountsofChemicalResearch)特邀张秉坚就此撰写综述文章。

传统糯米灰浆配方良莠不齐,为应用于现代文物保护,张秉坚团队以古代典型糯米灰浆配方为基础,从石灰原料、糯米种类、填料和添加剂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配方优化研究和性能检测。

优化配方的传统糯米灰浆已被应用于德清寿昌桥、杭州香积寺石塔、杭州梵天寺石经幢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工程。

为适应现代文物保护工程的需求,研究团队还着手研制“开包即用”或“开盖即用”的糯米灰浆,使传统糯米灰浆的使用能与现代水泥一样便捷。在温州市国安寺塔维修工程中,15桶“开盖加水搅拌即用”的糯米灰浆就被用于修补石塔的勾缝。

黎芦醛提取水下文物研究

张秉坚介绍道,“这是我们新研发的用于水下文物提取的一种临时固型材料,黎芦醛。”海下沉箱作业打捞沉船耗费的成本高,实验室就利用黎芦醛提取文物。

以香为引,溯源遗迹泽水处,这也是实验室今年承担的三个国家重点专项课题之一。黎芦醛的密度比水大,在水中会沉下去,将水下的脆弱文物和遗迹凝固,整体固型提取到水面,黎芦醛可以在空气中完全挥发掉,不会对文物造成伤害。”

研究成果

目前,张秉坚课题组针对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国家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以及文博单位的需求,承担了多项与壁画、彩绘、砖、石、土质文物保护有关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完成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文物保护科技课题;

开发出十几种文物保护材料和技术方法,以及建筑石材清洗防护化学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十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报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二百多篇,其中百多篇为SCI、AHCI、SSCI等收录。

北京中科幻彩:论文插图封面设计,科学动画,医学插画,科研绘图培训,SPSS培训,有限元模拟培训,统计分析、作图排版与图像处理培训,专场培训,PPT美化,宣传片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硬核博导手写毕业论文,连参考文献都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