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梁园区王楼乡,有一座清凉台。它古称清泠台,是汉代梁孝王的行宫,更是三百里梁园的七台八景之一。随着后来佛教的盛行,北魏时期开始在这里建造皇家寺院。后来经过历朝建设,终于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千年古刹——清凉寺。
说起清凉寺的名字由来,就不得不提宋太祖赵匡胤。相传他在任归德节度使时,盛夏时节常到台上乘凉避暑。但夜里的蚊子嗡嗡作响,吵得他心烦,他就喊道:不能让人清凉清凉吗?于是蚊子尽去,从此以后,清凉寺再没有蚊子。
寺门口匾额上的清凉寺三个大字,是中国佛教界领军人物、杰出的书法家赵朴初大师的墨宝,字体苍劲,朴拙中透出非凡功力。一个小小的寺院,能让闻名国际的大师题名,也更加反映了清凉寺的不凡。
站在山门前,向北一眼望去,整个寺院建筑群落,青砖青瓦,斗拱飞檐,与钢筋水泥的都市形成鲜明对比。走进清凉寺,寺如其名,凉爽之气扑面而来。古树盘绕,千姿百态的雕塑,让寺庙更加幽静肃穆。
进了山门依次是圆觉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两侧又建有观音殿、地藏殿、罗汉堂、伽蓝殿等,这些殿堂大多是历代遗存建筑,整体风格古朴典雅。大雄宝殿的屋脊上刻饰有龙凤图案,黄色琉璃瓦盖顶,此为皇家寺院的显著标志。
有意思的是伽蓝殿里的伽蓝菩萨居然是关公。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关羽在民间一直名气很盛,人们信仰关羽,愿意将他奉为神灵,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关羽也被纳入佛家体系,成为护法菩萨,职位相当于佛教的警卫局局长。
而作为佛教圣地,清凉寺不仅有一整面小楷书写的金刚经墙、收藏了佛门至宝金质小篆体《般泥洹经》三函,而且在正观堂还有许多舍利子展出,许多尊佛崇佛的人,常常在这里留连忘返。
除了佛宝之外,清凉寺的楹联和书法也是一道美妙风景线,各种书法作品苍劲有力、文采斐然,非常有趣。
而在在清凉寺的后院,有棵千年皂角树,见证着寺院的兴衰历史。皂角树的前面,还有两棵紧紧挨着的相思树,听人说这叫连理枝,是自然界中极其罕见的现象,非常适合夫妻、恋人来这里沾沾福气。
因为清凉寺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美丽的自然景观,从去年起,商丘市政府还开始在清凉寺的基础上,砸下12亿打造一个占地亩的清凉寺文化公园。
公园以汉梁文化为主题,按照园林与寺院共融的设计理念,园内包括奇石花木园、禅茶一味园、诗词风雅园等多个园中园,尽力重现梁王行宫的风采。有机会来商丘的游客们,一定要去看一看!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