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众多学子人生的转折点,虽然它不能决定你的生活,但它决定了你的下一个目的地。为了能考出好成绩,每个学生都努力拼搏突破自我,努力向分靠近,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分以上就已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王瑞鹏以分的成绩,用天之骄子来形容也不为过。
年山东省理科状元-王端鹏
王端鹏出生在山东芝罘区,从小学习优异,成绩遥遥领先于其他人。而且,他非常喜欢读书,每天做家庭作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书来忘我阅读,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他经常陷入其中,连走路和吃饭的时间也不放过。父母一度担心他会变成“书呆子”,经常带他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体格变得非常强壮,性格开朗。正是他的自律,学习的刻苦,成就了他,高考以分的成绩获得山东省理科第一名,并被清华大学成功录取。
大学毕业后,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准备继续攻读研究生。如今他一直从事中科院,从事自己的最喜欢聚合物研究,并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他的论文相继出版,在专业领域受到一致好评。他一直在努力工作,虽然他没有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但他可以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他为自己感到骄傲。
年陕西高考理科状元-冯宇宁
冯宇宁出生在陕西省农村的一家普通家庭里面,父母都是农民,一辈子靠田地赚钱,所得收入微薄。家中有三个姐姐,因为家庭贫困,姐姐先后辍学外出打工,家里的经济靠姐姐打工支撑。冯宇宁并没有因为贫困而退缩,而是更加坚强,懂得抓住来之不易的学习的机会,刻苦学习。在年高考还是发生了意外,他只考了分,因为那年是需要先报志愿再参加高考,冯宇宁对自己很有信心,就只填写了清华一个志愿。与他所选择的清华专业还少14分,因此他落榜了。想到三年的刻苦学习,竟与大学无缘了,怎么也不甘心,于是他选择了复读一年。在年的高考中,他考出了分的好成绩,摘得陕西省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录取。
四年后,冯宇宁顺利本科毕业,后来还在清华大学硕博连读,于年,取得了博士学位。不过,冯宇宁毕业之后,并没有留在北京工作,而是返回老家西安,当上了一名微波工程师。年,冯宇宁创立的清华北大冲刺实验室在西安揭牌。当天揭牌仪式上,冯宇宁博士清华北大实验室决定向陕西56个贫困区县捐赠价值5000万的优质网课,同时捐赠56个网课集中学习示范中心。为了帮助更多爱学习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变人生。平台现面向全国中小学生提供直播类教育服务,目前已陆续上线初中到高中各年级网络课程。冯宇宁将带领由其组建的博士、研究生讲师团队,为线下和线上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投身教育事业。
年河南高考零分-蒋多多
年有一位考生曾交白卷并写字反对高考曾哄动一时,对就是她,蒋多多。她出生于河南南阳卧龙区王村,生活境况很是一般,哪里来的勇气让她如此任性。原来高中时,蒋多多迷恋上了言情小说,日日痴迷于小说中的细节,为了写好小说,她竟可以一天都不在课堂学习。为了写作,她不得不博览群书,一篇关于国外的开放式高考的文章闯入眼中,成了她反对高考的导火索。蒋多多没有考上大学,众人纷纷劝她再战一年高考,但是她选择了写小说,1年半后,她把小说寄给了一家出版社,但终未能出版。如今她已结婚生子,也许,当初不是零分,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年安徽省高考零分-徐孟南
徐孟南出生在安徽省蒙城的普通务农家庭里,他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对双胞胎弟弟,家中有四个小孩,他的父母亲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他的姐弟们,主动退出,让徐孟南一个人继续读书,他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徐孟南发奋读书。就是这样一个曾经品学兼优的学生,变成思想叛逆的青少年,因为看了韩寒一本书《穿着棉袄洗澡》在这本书中,指出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对中国高考制度的不满。他希望中国教育制度按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学习,而不是统一的高考的应试制度。致使他在高考时写上他的教育理念,高考成绩为零分。没有考上大学,他只能跟着父母亲外出打工,在外打工吃尽不少苦头,由于没学历,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工作。进工厂,干流水线,工资又低又累。后娶富二代,不愁物质享受。在年,他第二次参加高考,考上一所大专院校,如今读大三了。人生兜转十年,又回到原点。
总结
以上几个案例显然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不知进取的人终将在命运的荒野里迷失自我,这个人最后还是要淹没在时间的洪流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高考成绩即是一张门票,也是一把钥匙。可以让你进入大学的校门,可以开启你人生的新篇章。让你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吮吸着知识的雨露,为自己的人生铺好路。
反之,高考落榜,即将面临的是复读或提早进入社会,步入社会才能深深体会到被现实打败,没有知识,没有学历,你的择业、创业或许受阻,或许要走弯路,或许一事无成,碌碌无为。我们应始终铭记:书用到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