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
我问编辑为啥拒我,编辑说,回复的不好,没辙!
发表一篇科研论文就好比老父亲养娃,从诞生idea,历经实验“孵化”、反复投稿,到最终被杂志接收得到认可,其中的心酸只有自己能体会。
自充满期待的点击提交后,恨不得天天查看论文的状态,虽然明知道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就得到消息是不太可能的。
或许,只是某个像往常一样的清晨、午间、傍晚……伴随着“滴”的一声,屏幕右下角,一封来自某期刊的邮件赫然出现,那刻是最奇妙的一秒,那一秒的心情兴奋、担心……百感交集。为啥说这论文像娃,除了是精心养大的外,父子间那心灵相通的事可真就发生在我身上……前一晚梦见,第二天就收到回信这事真不是算卦先生才有的。
提心吊胆的打开邮件,基本逃不过三种情况:Majorrevision,Minimrevision或者Reject,即大修,小修和拒稿。大修与小修不要怕,说明你拿到资格了,接下来针对性的好好回复审稿意见,前路就是有希望。最惧怕的是,编辑审稿一个月以上,最终拒了,那心情好比石沉大海——一落千丈。有人说还有第四种,直接接收,此等好事咋就从来没发生在我身上过!
只要不是被拒,不管收到的审稿意见是什么,狂批也好,赞许也好,这时候,有策略和技巧性地回复审稿人显得尤为重要,就好比是临门一脚,就看踢得好不好。那么该如何做呢?小编根据自身经验为你做如下总结:
一、要想等待不迷茫,审稿过程你要了解!
首先,在提交论文前,我们应该按照目标期刊各种杂七杂八的要求,把我们论文的各种文件准备好,比如是否需要TOC,图片数量、图片尺寸、投稿格式、参考文献等有什么要求。例如有的数据库(比如RSC)的期刊就需要我们投前自己排版。前期工作都准备好,论文提交后,编辑在经过自己的初步审核后会决定是否将论文发给同行评审,这些状态我们都可以在网站上查询到。
论文的同行评审:有时编辑会根据情况送给你的suggestedreviewers(推荐审稿人),有时是编辑自己找同领域比较有权威的专家进行论文评审。
论文评审:大部分期刊是盲审,甚至双盲。
审稿结束后,编辑会根据各位专家的评审意见,判定这篇文章是小修、大修还是拒稿。
一般来说,能收到编辑的小修,这算是非常不错的结果,这说明,编辑根据审稿人的意见得知,你的这篇论文在期刊上发表的问题不大,但是发表之前需要再稍微润色一下,比如语法、单词、对某些结论的解释等等。即使收到的大修,也不要灰心,希望大大的有,至少说明编辑给了我们机会。
二、如何抓住机会,审稿意见回复是灵魂!
书写回复意见,要注意以下要点:
首先要有coverletter,其中详细介绍下审稿意见回复中的文字是如何的,比如我一般会将更改的部分全部用黄色背底的文字标注出来,回答的部分用蓝色字体写,这样当审稿人再次看到我们的回复时,对我们所做的改动清晰明了,甚至不用再次回到原文中去比对。
接下来,即审稿意见回复正文部分,所有问题必须逐条回答,不要带有侥幸的心理。
要按照编辑给的意见逐条列出,并逐条的在下面进行相关的回复。回复的语言遵从以下两点:1.服从编辑意见2.对审稿人的意见表示感谢3.努力满足所有的修改意见4.绝不要跟审稿人争执。下面我们分情况来看看应该如何应对:
l审稿人出现明显的错误怎么办?
我们采取话术谦逊的指出来,比如可将造成审稿人产生误解的原因推给自己,因为自己的失误或表述不清等造成您对xx的理解错误,千万千万要避免言辞直白甚至过激。
对于审稿人提出的我们暂时或者一直无法实现怎么办?
原则上尽量去满足,实在满足不了的,可适当用能说明原理的替代实验或者理论去变相支撑,一定不要让审稿人认为你在逃避。
l审稿人对创新性不足产生质疑怎么办?
首先,我们需要准确地概括出本文的核心创新点。当然,还是要适当的肯定审稿人,他提出的方法或者已经存在的方法也很好,但本文的核心创新点在于balabala,和已经存在的方法不一样(对,努力去区分差异点,突出你的确实是创新)。适当的情况下可以比较下优缺点,加一些审稿人提出的方面的总结(觉得自己归纳的不好就别加了,以防弄巧成拙)。
总的来说,原则是准确概括出本文的核心创新点,本文的创新之处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什么样的新观点等等。
对创新性的质疑,这是我们需要重点回复的问题,绝对不能简单的几句话回复了之,要有条理,列举出一系列理由来为自己辩护。
l审稿人推荐了一堆文献怎么办?
首先,你要庆幸!毕竟论文要是没发表的可能,审稿人还让你引用什么参考文献呢!所以推荐的参考文献,不论契合不契合,一定要引用并讨论透彻,意思就是和文章关系的不大的参考文献你也得找到联系点并合理引用。
审稿人推荐的文献,可以注意观察下这些文献的作者是否有同样的作者出现,一般让引的文章都是审稿人本人的,引用的同时重点讨论,错不了。
l对于回复审稿的时间问题,何时返回意见?
我碰到的意见返回有twoweeks、onemonth也有assoonaspossible(此类未注明明确deadline的情况,一般也不超过2周/1个月为宜),看好截止时间,只要不过期就行。我们在这时间内可以早准备好,反而最好不要过早的提交。我们自己知道是在起早贪黑、全力认真的去准备回复,但是在别人看来,这么短的时间给人一种没有认真研究,敷衍了事的感觉。
以上是常见的一些审稿意见问题,希望大家都能百投百中!
最后小编常用的回复审稿意见模板送给大家:
DearEditorsandReviewers:
Thankyouforyourletterandfortherevie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