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旧时几则生活小窍门
TUhjnbcbe - 2024/10/7 8:26:00
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过去,虽然生活贫穷,物资匮乏,但聪明的劳动人民从来不缺智慧,下面就讲几个那个年代的生活小窍门,甚至有的现在还在延续使用。

一、麦穰灰染布

我有一个亲姑母,嫁给河北(今淮安区河下街道办富强村)胡家。她家的北边就是我们淮安县明朝时挖建的人工河——渔滨河。渔滨河北岸边是磁市和山阳县的县城隍庙(淮安府城隍庙在今淮安工人会堂院内,总工会处),是靠城较近的地理位置。胡家一带有很多墓葬。年,胡家种地时,挖出了一处古墓,墓内陪葬有好几匹小白布。我的姑母知道我家很穷,吃穿皆无,就把小白布给了我家一匹。母亲拿到白布后,用三股叉将麦穰叉到自家晒场上,点火焚烧。待火熄灭之后,她把麦穰烧成的灰,用柳条筐运装在我家的一个独耳桶里,然后倒进水,将白布也放进独耳桶里,反复揉搓,使原来白色的布变成了灰白色,那种颜色和老鼠皮一模一样。母亲给我做成衣服,我穿着这衣服,无论是去席桥集上还是背书包上学,看到的都戏称我是“穿老鼠皮衣服的孩子”。现在,各种花色的布匹都有了,谁还会穿老鼠皮颜色的衣服呢?这项麦穰灰染布的技术也就没人再用了。

二、豆秸灰淋水洗衣服

旧时,吃的没有,穿的更没有,用的物资也极少。比如衣服、被子等脏了要洗,那么怎么才能将污垢洗掉呢?想买一块肥皂,多数时候没钱去买;同时肥皂还很紧张,完全是凭票供应,所以有时攒了一点钱想买一块还买不到。好在先辈们办法很多,记得母亲她们把做饭时烧豆秸的灰装进柳条筐,然后悬在独耳桶上,再往柳条筐里倒进清水。这样,水就从豆秸的清灰过滤后再落到独耳桶中。这种经过豆秸灰后淋下的水,再用来洗衣服、被褥等,污垢就容易去掉。现在,各种化学洗剂很多,比原来方便且去污力也强,豆秸灰洗衣服也就成为一段尘封的记忆了。

三、皂角水洗头

前面说过,旧时,肥皂家家户户都很少见。但头上油脂多,而人们又经常要洗头,怎么办呢?同样难不倒我们的先辈。我母亲那时将皂角树上的皂角果收下来晒干。要用的时候,将皂角果实敲碎放进水里泡着,大约泡个两三天,水呈黑黄色后,就用那个水当作现在洗发水一样来洗头,头发洗得又干净又柔顺。现在,虽然各种洗发水花式很多、功能也很丰富。但据说还有人用这个方法洗头呢,因为皂角是纯天然的绿色洗发用品。-05-:00:00:0■秦九凤旧时几则生活小窍门/enpproperty本文来源:淮海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旧时几则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