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总理再就华人人头税表态:属极大历史错误
以华人远渡重洋到加拿大的历史轨迹来看,从早期的铁路华工、淘金客,到后来的留学生潮,再到近期的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一代代华人在加拿大扎根、调适并尝试融入。” 近日,《加拿大移民杂志》主办的第七届“RBC最杰出25位加拿大移民奖”正式揭晓,当选的5位华裔均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骄人成绩。
图为加拿大华人积极参*。
图为华工交足 人头税 款后获得的 移民纸 。 近日,加拿大总理哈珀发表声明,称当年针对华人并带有歧视意味的 人头税 *策属于极大的 历史错误 。无论出于*治目的还是人道主义声援,在今天已经发生巨变的华人群体中,哈珀的道歉仍然带来几分暖意。 50加币,世纪的悲歌 当太平洋铁路 最后一颗道钉 被敲进铁轨,自此北美西海岸的卑诗省归入加拿大版图,这个故事发生在1885年11月。 在参与铁路修筑的1.57万名华工中,4000人客死异乡。华工为加拿大做出的卓著贡献是加国版图完整的起因,却也成为一代华人的噩梦:一部对华人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税法 人头税 出台。通过《华人入境条例》颁布,加*府规定华人新移民额外缴纳50加元。 如此苛税,在今天看来数目不多,但对当时的华人来说却是敲骨吸髓。两年以后, 人头税 又猛增到500加元,这相当于当时一位华工两年的工资。 据统计,从1885到1923年,加拿大*府共向华人征收了总计2300多万加元的人头税。再加上1923年起联邦*府颁布的《排华法案》,致使移民的大门对华人彻底关闭。将歧视推向极致,造成的后果是已在加拿大的华人劳工,与妻儿从此天各一方,再难团聚。
这是加拿大宪*史上耻辱的一页。尤其是主流社会对华人采取的 过河拆桥 的态度和立场,违反了当时的宪法精神。 加拿大国家广播电台时事评论员丁果先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 80年抗争,迟来的正义 丁果介绍,二战期间曾有700名华二代子弟以 二等公民 的身份参加加*抗击法西斯,为排华法的取消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创下了 800弟子兵改变了一个民族(华裔)在加拿大的历史地位 的奇迹。
80多年,经过华人平权会和华社的不断抗争,加拿大总理哈珀在2006年正式代表联邦*府就 人头税 道歉,为曾缴纳人头税的华人幸存者及家庭赔偿每人2万加元,一改历届加国*府对此暧昧或消极的态度。 《温哥华太阳报》评论指出,这个道歉来得太迟了,但毕竟让历史上耻辱的日子画上了句号。 而在丁果看来,今日的道歉可能包含着三重含义: 首先针对目前加拿大社会一些关于华人负面消息做出澄清,表明保守**府勇于纠正歧视之错;二是联邦大选即将来临,民意调查显示,联邦保守*和联邦新民主*、联邦自由*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态势,将是一次竞争激烈的选举。这样,向华人喊话能争取 关键少数 华人的支持;三则意味着再次宣言,在保守**府执*期间,绝对不会让过去的历史重演。
哈珀的道歉虽饱受争议,却也是实实在在为抚平华人伤口再次呼喊。今天,华人已成为加拿大继英法裔之后的第三大族群,数量达到160万人,占总人口的4.5%。迟来的正义对庞大的华人族群来说是一种抚慰。 认识华人为这个国家曾经做出的、以及继续奉献的难以估量的贡献,对建设这个国家非常重要。 哈珀说。 积极融入,不再是 过客
人头税 的废止对今天的华人来说有何意义? 以华人远渡重洋到加拿大的历史轨迹来看,从早期的铁路华工、淘金客,到后来的留学生潮,再到近期的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一代代华人在加拿大扎根、调适并尝试融入。歧视似乎已经消弭,取而代之的是扬眉吐气。 华人为加拿大*治、经济和多元文化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然而,丁果认为,目前由于宪章和多元文化*策,以及华人力量的成长、参*议*的深入,在制度上歧视华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基于历史的陋习和人性的弱点,隐性歧视仍在发酵。 尤其是*府在雇用及企业管理职位提升方面存在玻璃天花板。
近日,《加拿大移民杂志》主办的第七届 RBC最杰出25位加拿大移民奖 正式揭晓,当选的5位华裔均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骄人成绩。但同时也可见到发生的公共设施喷绘辱华字句的事件,以及针对华裔*治人物的含沙射影的报道,让华裔备受伤害。 只有自己变成主流的一部分才能扬眉吐气。历史仍在对今天的华人发出警示。 虽然也有人效仿老一辈华工为争取体面的工作和最低时薪而抗争,但丁果认为,华人提升自己的地位还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对于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要学会合理利用华人组织,并拿起法律武器回击。 同时他指出,华人不应再做 过客 ,而是积极融入,它表现在遵法纳税、回馈社区、参与*治等多个层面。 丁果还建议华人投资者要有长远目光,积极投入资源建立有水准的智库来弥补主流社会不关心华人议题的不足,以披露正面数据和研究成果让全社会看到华人对加拿大的实际贡献。 历史的伤口还需华人自己抚平。希望有一天,华人们审视这一历史时,不再感到纠结与屈辱。孙少锋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