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一直都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随意伤害的说法。古人重孝道,一旦自己某个部位受到伤害,那便是大不孝。因此在古代,不管男女,都会留很长的头发,且不会大肆修剪。头发对于古人来说,常常跟命一样重要。古代甚至还有一个很严重的刑法,叫髡刑,也就是割发。一旦受到此刑法,大多数人都会崩溃。但进入清朝之后,整个国家的发型在朝廷的强制命令下,就有了全新的变化。
当年满族进入中原,建立了清朝后,为了加强对汉人的管理,削弱他们的反抗意识,就对全国颁布了“剃发令”。他们不允许汉人再留有满头的长发,而只允许他们留一撮辫子。
实际上,清朝“剃发令”的实施,并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顺利。在刚刚颁布的时候,就遭遇过汉人强烈的反抗,甚至还曾出现过17万人只有53人在剃发令的强权下活下来的事件,可谓满是血腥。后来当汉人接受了这种规定后,清朝实现了真正的外貌统治——发型统治。
而看过清朝的发型的小伙伴都会有一个疑问,清朝发辫又粗又长,编的时候就很麻烦了,那洗的时候不是更麻烦?那么清朝的发辫多久洗一次呢?
实际上,在古代古人不常洗头。不说清朝,就是其它朝代,人们的头发又多又麻烦,洗一次下来得花费好几个小时。而且古代最初都是用清水洗头,不过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没有清洁效果,就变成了用皂角和草木灰洗头。清朝时期,尽管头发数量少了一半,但人们对于洗头这件事依旧无感。对于穷人来说,每天奔波劳累,已经够辛苦了,都没多少时间休息,哪还有时间去洗头发,也不舍得用那么多清水和昂贵的洗发用品来洗头。
据记载,清朝皇室洗头的频率会多一点,且洗头的步骤以及护理方法都会很繁琐。他们基本维持在一月一次的频率,洗头时还会加上鸡蛋清、黑芝麻之类的来保持头发的柔顺度以及颜色。而寻常百姓因为条件不允许,再加上每日都要干活,没有自然风干的时间,因此大多选择天气暖和的几天洗头,一年也就一两次。也正因如此,清朝百姓的发辫很脏。
事实上,清朝的发辫也不是一直都这么难洗。清朝发型经过了几次变化,早期是金钱鼠辫,中期是猪尾辫,晚期则是牛尾辫。金钱鼠辫和猪尾辫发量极少,只有细细一根小辫子,因此极易清洗和打理。到了后期,留起了牛尾辩,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清朝辫子,这才变得难打理起来,有的人甚至一年都不洗一次头。
早前有英国传教士到中原来,还专门记载过关于清朝人头发的事。记载显示,清朝男子的发辫又脏又臭,长时间不打理。传教士目睹一个清朝人洗头全过程,表示那种味道从来没闻过,着实让人想吐,甚至还能看见虱子在上面爬。画面不忍直视,让人难以接受,夏天的时候根本不敢靠近。这样的描述,我们完全已经能够想象到当时的晚清男人发辫有多脏了。
而后来到了民国时期,这种清人发辫就减少了。民国政府依旧颁布了关于头发的法令,即剪辫令。不过同清朝不同,民国的剪辫令并不是强制性的。因此到民国后期我们依旧能够看见一些人留着长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