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洗衣粉,所以衣服是不是又脏又丑还特别油?
不要低估古人的智慧。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人就开始用草木灰洗衣。
在今天来看,古人很高明。
稻草、秸秆烧成的灰,有两大作用:
第一溶于水后呈碱性,可与油脂类反应,消除衣物上的人体油物。
第二类似活性炭,有吸附污物的功效。
除了去油污以外,古人对于一些需要外表好看的衣物,还加入另一种东西,就是贝壳烧成的灰。
贝壳烧成的灰同草木灰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强碱,也就是氢氧化钾。
大家都知道,氢氧化钾是今天漂白剂的主要成分。
所以这种混合物洗出来的衣服不但干净,而且还很白。
不过,此时洗衣的效果当然不能和今天的洗衣粉相比。
当年洗衣服还是比较累的,而且衣服布料也笨重。
所以洗衣服的时候不但要用力搓揉,有时候还得用木棍在拍打,因为手很多时候搓不动。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古人发现了皂角。
皂角的去污能力比草木灰要强的多,洗衣服更干净。
而且,草木灰有碱性,会对衣服有一定损伤。皂角是中性的,不损伤衣服,还能用来让人洗手洗澡。
古代皂角也不算什么值钱的东西,到处都是这种树。从中国的山东到广西,普遍都有皂角树,大半个中国都可以使用。
皂角出现后,草木灰逐步被淘汰了,但乡下很多地方一直用到民国时期。
皂角诞生后没有多少年,古人又发现了猪胰,也就是八戒哥的胰脏。
最早使用猪胰的地区应该是河北,推测为杀猪以后猪胰不能食用被丢弃,被人无意中发现可以用来洗衣服。
只要将猪胰洗干净,研磨成粉末,加豆粉香料做成颗粒,就可以作为洗衣洗澡的澡豆。
时至今日,差不多年后,这种澡豆仍然是很好的东西。它不但对衣服损害接近于0,而且还有非常好的润肤作用。
分析澡豆的成分,同肥皂已经非常接近了。
民国时期,很多人还是将肥皂叫做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