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迷失官场遁入内心zoq1h3dh
TUhjnbcbe - 2020/7/20 10:05: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需要多少钱

迷失官场,遁入内心


《新华文摘》1998年6期转载有杨沐小说《千条线一根针》,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迷失官场,遁入内心,这几乎是所有知识分子的最后归属。”这句话并不是小说的主题,但却也揭示了小说所要表现的主旨之一。小说写女主人公高校教师茜,父母都是高校有名望的教授,丈夫也是高校教师,但是父母是农民。婚后虽已有一子,但矛盾冲突却越来越激烈:与婆婆在意识上、生活习惯上越来越水火不相容,丈夫又没有其父母的追求,一次争吵时,说到离婚。这时,其母发现其父与女博士有染,且已怀孕,茜与女博士交涉并胁迫远离其父,保住了家庭。正在享受胜利喜悦和期待“春天的爱情”时,她接到电话,让她去监狱看望其弟弟——弟弟与其夫、夫兄贩卖*金的案件暴露了。公安让她出钱给亲人聘请律师,她语气十分肯定地告诉对方:不出这分钱,被公安人员视为不正常的人,轰了出去。她庆幸被他人视为有毛病的人——有毛病就可以不管人间的肮脏事情。小说结构紧凑,语言流畅,且多有警句。只是刻意追求浓缩效应,把漫长的生活过程生硬地剪裁、压缩在很短时间里,巧而显拙了。真的知识分子——不是用知识换取名利的知识分子,一般心目中都有高远的理想,比如,做人没有奴才相,不要傲气,要有骨气,不欺侮他人,也不被他人欺侮;做事要为国为民为他人,而不能只为自己;对不平的世道,要敢于批评、改造;要为创造新的人人平等的世界做点事情等。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做“真的人”,创造出“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然而,官场虽有清廉,但太多污浊,现实生活虽有亮点,但更多污秽。面对不合理性的现实,理想高远而没有多大与现实打交道本领的知识分子,理想的头撞在污秽现实上,无力解决问题,迷失于现实,为求保持纯净的理想,于是“穷则独善其身”,“躲进心灵成一统”——“遁入内心”。这是知识分子的长处,也是他们的短处,似乎古今没有多大变化。

1
查看完整版本: 迷失官场遁入内心zoq1h3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