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狂风吹了一宿,广场上的落叶大清早就不见了!”9月17日,记者走进玉屏县枹木垅村茶山组,在荷花池旁水井边上洗菜的几个村民小声议论着村里的环境。
“龙大爷六点就开始打扫了。”正把芹菜叶子丢进垃圾桶里的村民易大姐插了一句,现在村庄干净整洁,都不好意思把菜叶乱丢了。
人居环境改善,水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图为枹木垅村茶山组公共水源保护区
村民口中的龙大爷是枹木垅村茶山组的卫生保洁员龙为权。记者在村文化广场上见到龙大爷时,他正忙着用推车把已扫完的“垃圾”推到不远处的垃圾箱里。
“秋天来了,落叶多一点,但很少看到塑料瓶,纸盒包装袋等人为垃圾。”龙大爷说,要是搁在几年前,污水、树叶、食品袋在村里随处可见,现在随着“五员”的管理与维护,人居环境改善了,每个村都形成了人人讲卫生,事事讲卫生的良好风气。
卫生保洁员龙为权在打扫广场台阶的环境
自年以来,玉屏通过在全县84个村开发设立护林员、护路员、河道员、保洁员、调解辅助员“五员”就业岗位,以增加贫困户和边缘户的经济收入,调动其积极性,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从而整合有限的人力资源,催生出更强劲的合力,助推人居环境全面升级,进一步促进乡村和谐。
枹木垅村文化广场一角
“五员共治按区域定人定岗定责,在保持责任区域内日常卫生干净整洁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安排其他活动。”玉屏侗族自治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全县已安置五员岗位个,其中调解辅助员每月工资元,护路员和保洁员每月元,森林防护员和河道管理员每月元,资金由县财*统一支付。
今年73岁的易尚营是皂角坪街道枹木垅村易家组贫困群众,自己患有风湿关节炎,儿子因意外失去一臂后,他立即向组织申请,接替了儿子公路卫生保洁员的工作。
易家组干净整洁的通组连户路
环境卫生靠大家,易尚营自豪地说:“保持村寨环境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儿子一只手做不好卫生工作,我现在全力去维护。”
“每天送学生去上学就会看见他在路上清扫,有时遭遇大风天气,傍晚时还要进行二次清扫。”易家组村民杨秀珍感激地说,我们进村路以前总洒落稻草,途经的货车总掉落泥沙,有的还让家用水流经村道,现在有了他们辛勤的付出,道路比家里还干净哩!
朱家场镇大兴村干净整洁的村庄
五员共治,亚鱼乡沙子坳村牛山坪组最有发言权。听村里的一老人介绍,前些年的牛山坪,家家户户都养耕牛,村道上随处都有牛屎,牛山坪也一度被称作牛屎坪。现在在五员的治理下,村卫生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牛屎坪摇身一变,成了令人向往的“宜居村”。
人居环境改善了,村民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皂角坪街道枹木垅村驻村第一书记杨维说,通过五员的维护与监管,群众的自觉性提高了,不仅没有发生乱扔现象,还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的改造中,促进乡村和谐的同时也助力了乡村振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见习记者葛永智
编辑任诗音
编审晏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