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前,我们再次游访了新密境内的皇姑寨,上次游访是年7月份,当时天气炎热,我与李老师从北门登顶后就匆匆下山,未能穿越山寨南门,也为这次游山留下一个小小的伏笔。
这次已是12月底,冬季登山体力消耗少,我们将穿越皇姑寨,从南侧下山,探游南侧景致。
从荥阳驱车20公里,到塔山,继续向南,进入新密境内后,有一路口右拐,就看到皇姑寨了。
今天的天空湛蓝,阳光较好,从此处望去,此山虽不高但却十分险峻。
我们将车停在路边,从这里上山,路边石壁层叠。
半路遇到老乡,向老乡问路,寻得一条新路,不走寻常路,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这条路似是刚修,未完工,路边发现大皂角,据说,这个可以作为洗头的原料。
半山腰一座土坯草房孤零零地矗立一旁。
门窗均已破损,只留墙上这个奖状,看时间落款,已有二十多年。
行至半山,小路似乎越来越隐蔽,只得在灌木丛中穿行。
爬上最后一段山坡,终于登顶,从这里再看塔山,圣寿寺与千尺塔清晰可见。
再次来到北门,与7月景象无二。
皇姑寨与其它山寨区别之处在于,此山顶是一大片平地,寨墙保存较完好,且山寨面积很大。
沿东寨墙一路向南,接近南门。
南门拱券很细致整齐,这在我们所见的寨门中尚属少见。
出南门沿大路继续向南行约一里,路左边遇有小路,我们决定从此下山,而此处却给了我们一个小惊喜,居然是另一条观赏杏花的好去处,对面山坡杏树成片,虽然现在看不出景致,再过两个月,此处必然满山杏花烂漫。
下山接近谷底,有一户人家,主人姓周,已有七十多岁高龄,独自住在山上,见到我们十分热情,老人身体硬朗,还经常上山,与老人攀谈近半小时。原来,皇姑寨是清朝一孙姓翰林修建的,与李老师嘀咕,或许是郑州须水的孙翰林?
临行时,老乡一直送我们出大门,看着我们上大路,多么亲切朴实的老乡啊。
谷底有一大片草垫,又厚又软,躺在草垫上晒会太阳真是享受。
这次游山,又发现一条上山的观景小路,且还有一大片的杏林,只待三、四月份再次游访,那时杏花遍山,想想都有点小期待。
图/文作者:木木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