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漫云村,走过四百年的刀兵传奇迷影
TUhjnbcbe - 2023/4/11 7:57:00

湖北省首家“中国景观村落”,襄阳第二个“中国传统村落”漫云村,藏身于南漳县巡检镇、肖堰镇、板桥镇三地交汇的地方。被穿行在莽莽荆山峡谷间的小漳河,及其所承接的支流东林河、中林河、西林河一脉水流天然划割。

漫云古村落全景

山镇山寨:农耕文化的记忆

漫云三面环水一面环山,风景奇秀。自东始,山脊起伏栩栩如马鬃飞舞的马鬃岭,扇形延至西南,接着的是一匹兀自独立的北距中林河叫作牯牛困泥的山,西北一线山峦可见夹小漳河对峙的偏头山,以及北崖。从西北角小漳河向东南递延,村落内还有二座孤山,一是北踞漳河的牛山,一是形态逼真的二只大小老鼠的情鼠山。这些可以指名道姓的山群,为漫云历史想象凭籍增添了若许魅力。村落内平缓多土,在坡间错落层叠。人户集中,呈东西走向,分布在情鼠山的东湾,牯牛困泥山脚的北湾,情鼠山尾的南湾。牯牛困泥山脚的北湾,有二十多栋古民居整齐排列,一律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门前一条古街道总长约米,横贯东西。街面全部用不规则的青石板铺就,形成一个s形弯曲缠绕的狭窄街巷。街巷地势时高时低,外侧为条石垒砌,似一条青龙横卧山脚。街道北面为民居的正房,通风采光条件较为优越,南面有许多附属的便房。

漫云古村落“老大门”

以漫云为中心,方圆二十里,遗留有大小山寨二十多座,多为躲避匪患和战略防御所建造,其中距漫云最近的山寨是牛寨和马鬃岭寨。

牛寨建立在小漳河北侧悬崖峭壁之上,三面环水,仅南面可以通往村子。牛山山腰与建于马鬃岭口的城门相连,距城门约50米,在此地建寨可以扼守东村口,凭险自保。山寨南门洞高两米有余,寨墙上方又建有子寨墙,顺山势高低而起伏。整个山寨为椭圆形,占地约为2亩。山寨北门两侧各有两道十步台阶通向寨顶,门外有一开阔地,作练兵、生活所用。站在山寨顶部,可以俯瞰漫云全景。一排排纹理整齐有序的卵石突露,表明这里曾经是海底世界。马鬃岭寨与北崖两山夹峙小漳河,位于村南部马鬃岭一段刀削斧凿般的山脊上,距城门目视约米,与牛寨遥相呼应。有别于牛寨临时性短期的防御。马鬃岭寨也称为人寨,现存有房屋50余间,可容纳余人,储水池、谷碾、菜地一应俱全,可用于长期防御或居住。寨墙建有垛口,瞭望口和炮台,依然坚挺可见,但已无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在,几度夕阳红”的雄浑壮阔。

漫云古村落“花屋”

漫云古村落现有常住人口70余户,余人。漫云村建村历史悠久,从现存有文字记载的碑文上考证,向前年,这里曾是一座繁华的街镇。在方圆2.5公里内,仍完整保留着年以上的古墓12座,多年的古街道一条,余年的古民居7栋,余年的古树1棵,余年的古造纸作坊遗址4处,唐朝时期的古山寨3座。古时的学堂、商铺、药号等民用设施一应俱全。曾是延续自给自足农耕文化想象的沃土。

青山绿水土楼城郭,蓝天白云飘荡,乌云般的黑瓦房顶,农夫吆喝,村人行走阡陌,牛群悠然,狗吠声声,可以依稀感受到漫云过往历史繁盛与岁月沧桑。漫云山水人家,也仿佛如陶渊明笔下武陵源一路盛开的枝枝灿烂桃花,妩媚,花骨朵里有些许婀娜多姿的娇羞。

徽派民居:“老大门”与“花屋”

情鼠山的南湾,村里人称为“老大门”的古民居,是漫云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7栋古民居之一。民居“老大门”据说是漫云村开山鼻祖敖广万动工兴建。房屋建筑设计为小户型样式,整栋房屋囊括大小房间22间,土木为主结构,外低内四合的流水屋顶,青瓦覆盖。巍峨山间耸立,墙面用石灰粉涂白,山间上方正中有一个“福”字,四周用龙形云纹装饰。屋基用打制的巨型石砖砌成,大门在房屋正中位置,进屋需上7步台阶,门槛高大饰有金元宝图案,门廊顶部为弧形。推门而入是一间厅屋,面积约10平方米,两侧是厢房。迈过厅屋,是天井院落,院落四周是大小不一的房屋,分楼上楼下两层,按辈分高低兄弟长幼排序分住。厅屋深处是堂屋,堂屋外侧有木梯伸向木楼,楼梯处有巷道与左右住房后门相通。“老大门”左右两侧均是民居,每家大门都是独立的,但房内家家巷道相互连接,用于匪患时逃生。

被当地人称为“花屋”的古民居,则是漫云最具特色的保存完整的古民居建筑,坐落于鼠山嘴口下,坐南朝北,与北湾古街遥遥相望。大门外有7步台阶,台阶虽历经数百年沧桑仍棱角分明,光滑平坦。上了台阶,是凸出主墙外前倾15度的巍峨气派门楼,青砖砌就,上有龙头飞檐,内饰雕龙画凤,门上方有一对莲花状门当。两侧为耸立的山间,山间下一米处各有一圆形窗户,下层各有一四方形窗户,内有石头打制而成的窗齿。移步大门,既是厅屋,两侧立有粗大木柱,柱下垫有精制石质古墩,镌刻有双喜字样,预示着喜气盈门。穿过厅屋,是一四合天井院落,蓝天白云飞鸟雨雪,驻足抬头可见。迈过四合天井,踏9步台阶直上,是一平台,阔步丈余,居中是堂屋,两边为厢房,平台两侧木质栅栏和三四小步木梯,栅栏内是宽一米多的廊檐,廊檐的木雕多饰穗状,寓意大丰收。“花屋”分为上下二层,大小房间计20余间。

在“花屋”右侧大约10米处有一老皂角树,根系发达,树根突出地面,粗约一米,似龙爪嵌入大地。大树的根部生长着两盘巨大的木灵芝,呈紫红色。皂角树胸围需三人合抱,枝繁叶茂,高近40米,伞盖蔽日,甚为壮观。树根侧是高约丈余的石墙,石墙垒砌整齐牢固。皂角树下阴荫成为天然的人群聚集场所,树根和石块作凳作椅,牛寨和牯牛困泥山洞开的东林河的风徐徐东来,小栖纳凉,非常惬意。场地内侧还有两棵雷击生长怪异的古柏,和青石打制的石碾。浮世安稳,花屋有古树和石碾的掩映,构成了漫云最为经典的景观。从古皂角树旁边顺石级而下,行走五百米便可以到漳河岸边。在路上,没有看见水流,却先听到流水的声音。河水清澈见底,青山倒映水中,小鱼悠然游弋。

漫云古民居门楼

漫云古民居以山谷为最低点中心,皆以地势而建,大多选址山嘴脚下,建筑群大多为仿南方徽派合围式建筑,一律为二层结构,就地采石打制石条作基,继以用土砖或古老神砖建筑,黑色瓦顶,外墙粉有白灰,檐下的墙边和山墙的墙尖用彩笔绘画了许多简洁精美的装饰云纹。民居大多有一个院门,进院后,两侧为偏房,正对院门的是堂屋,堂屋较偏房宽大,家庭重大事务一般在这里进行。在漫云漫长的建筑史中,近至40年前,民居保持着二进四合的院落范式,堂屋和四水扫堂的天井直接连为一体,结构为开敞式四合院,二层阁楼均用木料隔为卧室。民居的外观,结构构筑的固然一模一样,但是,从石料打磨的精细程度,从房屋的细部装饰效果来比较,干打垒的大批量应用,新屋较老屋则相差甚远。新建的房子则简化为当下常见的上下层,皆有外走廊的一字脊房屋。

众多的古民居石基,土墙、木列架有的倾弃,有的粉灰已经剥落,露出的泥砖也被风雨腐蚀的浅坑低洼。农家老屋内,多见背篓、风车、柴刀、木梯、石磨、笼头、小划船等农牧渔具。每一扇门的背后,都饱含着秘而不宣的生死悲欢,和人情冷暖未置言说的过去进行时。

漫云古村落的春天

族群聚居:由马营到漫云

从北湾那组有五六十米长的围合式建筑群来看,漫云村绝对不是一个土著村落,应该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聚居的一个族群。当地老人相传,五百多年以前,此地大多住着姓马的人家。马氏家族日渐强大,马家掌门人便想在此地拓疆称王,在村落四周修筑起一套防御系统,在通往山外的路口设一关隘,名曰“城门”。并在距城门北三百米外的牛山和官帽山交汇处一山凹里,修建宫殿,在西林河练习水*,并招兵买马,扎营屯兵,士兵达到五百余人,“马营”之名由此产生。

马营*事化管理让当*者深以为惧,官*大举征剿,攻破天险,将马氏家族悉数杀绝。后有敖姓家族从肖堰观音岩迁居至此,繁衍生息至今。现在,村子里以敖姓居多,辈派为“世子立修德,光明耀祖先”。另有都姓,王姓、刘姓杂居。马氏盘踞鼎盛时期,以漫云为中心的方圆二十多里人丁兴旺,生产力发达,人口一度达到余人,田地有亩。漫云区域无论山上和河谷,至今仍然保留着大量居住和垦田的遗迹。

“马营”之后,敖姓祖碑上也有“漫茔”的说法,大概是马姓悉数杀绝,用居地山形如漫茔称呼地名。年的地图则标注为“漫峪”,及至近来的漫云。小地方小地名多以口传收录,文字无法予以坐实,但是个中谐音见其推进与演变。漫云紧邻南漳县母亲河——漳河,漳河河源小漳河以及支流东林河、中林河、西林河在漫云水流交汇,清晨和薄暮时,或雨后初霁,有层层雾,漫漫云从漳河水面冉冉升起,在峡谷间游走飘荡,便如漫步在流云中,飞舞欲飘。斯景斯情也不欺“漫云”这一富有诗意的称谓。

漫云古村落的秋天

漫云山水资源与人文资源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景观,由于地理位置的封闭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落后,也形成了其独特的农耕气质。有许多古老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仍在当地村民中沿袭,像烧木炭、狩猎、捕鱼、牛耕地、背水、守野猪等等。还有许多已经失传,如手工艺铁匠、石匠、篾匠、套匠等,还有呜音喇叭、如草锣鼓、哭嫁歌、求雨等。这些也许只能停留在我们遥远的记忆里。

苍翠深邃辽远的山,恬静旖旎至清的水,清闲与散淡的性情,漫云眼底庸常安适的静好。阳光丰盛,时光的剪影,简约而生动;流年四季,淡定从容,波澜不惊。

转山缘河:景随步以漫云路

进出漫云的路,是一条铺着碎石的山路,沿漳河倚山势而盘橫。碎石山路在漳河左右两侧穿行盘绕,一时间漳河又落为脚下蜿蜒的一条白玉带。随山缘河而转而高,移步换景,瞻前顾后,河道、山形不断地变换着,这一弯再弯的河,那一山再高的山,便有了千姿百态,旖旎气象。

漫云古村落民居

一路的山色美景尽收眼底,山色于葱茏茂郁中跳出很多五颜六色的色块,*的热烈,红的喜悦,紫的雍容,褐的温厚,五彩七色的肆意拥挤着,招摇着。这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绿色从来都是山的主色调,自我淡定的绿着,眼前灿烂的山便有了润泽。

漫云,就在这条路上,这个淳朴、有没、厚重、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村庄,农耕文明精雕细饰的原生地,你来与不来,你或远或近,她都在那山峦叠翠,溪峡合璧,水迢迢而山重重吞吐的天空下,远离尘嚣,坦然如故。

1
查看完整版本: 漫云村,走过四百年的刀兵传奇迷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