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凉丰塬月亮红
黑土地
近日高温,竞热达38℃,酷暑早临,虽亦汗蒸免费,但老弱婴幼难耐溽热高温之侵袭。傍晚,人们避暑纳凉,就自觅去处了。
我劳作一天,高热难受,于*昏时,就驱车登上郊外的丰塬乘凉去了。
塬下塬上,海拔相差大,温暖度也大不相同。塬上凉爽有余,顿觉烦闷消去,立刻胸畅神爽。即斯如此,则逗留塬顶,濡沫清凉微风,神清气静,也就不思归城了。
夜幕落下,星光璀璨,天碧云白,仰望秦岭逶迤烟濛影,腑瞰塬下万家灯火不夜天。亦让人沉醉在这良宵美景中了。
山高水高,塬高泉多。丰塬大有灌子沟水库,碧波荡漾,小有幽湾泉水,湍流叮当,虽为塬高,不缺水也。
暮晚,华灯初上,丰塬夜景別具风格。荷塘蛙鸣彼此起伏,林中鸟啼宛转悠扬,萤火虫飞环绕闪烁,蟋蟀唧唧草丛唱晚。徐徐微微之清风,阵阵喃喃之鸟语,犹如瑶池仙境,亦如桂林山水了。
上朔自古渭河之南,秦岭之北的丰源为长寿塬,或谓风水宝地,或宜居颐养。民间常谓上了龙尾坡,到了长寿塬,神仙不想走。黎民愿留此。尤其酷暑炎夏,夜宿丰塬客棧,煮酒品茶时,消暑纳凉,亦是悠哉乐哉了。
自古丰塬土地肥沃,雨水充沛,五谷丰登,地杰人灵。古渭南县衙曾设于此,曾名中塬县。北宋曹皇后曾居此,倡植皂角树,现尚留一棵树令一千二百余年老皂角树,仍枝繁叶茂,被列为国家保护文物古树。
历史变迁,沧桑轮流。今天的丰塬更是古貌变新颜,人文景观添别致。国家最早的卫星测控中心座落在此,宽阔的柏油公路绕塬而上。沟豁梁坎全部树木成林,郁郁葱葱,全无荒凉贫脊之处。
丰塬平坦,地貌独特。南依秦岭北鹿,东邻赤水河畔,西连沋河川道,北临渭河,三面环水,天生一自然避暑纳凉养生胜地。如此天造美景,无怪乎是长寿塬,令人流连忘返了也是情理之中了。
记得年腊月十五,是多少年一遇的月全食,等下一次须再一百五十年才能看到。当时最引为天象奇葩的是全食红月亮。于那时我还拙作小文纪怀。
今晚没料到,晚九时许,从东南秦岭山峰之间渐冉冉升起一轮褚红色月亮,月圆如盘,壮观美秀。尤其一轮园园红月出山巅后,犹如出嫁姑娘头顶红盖头一样姣美。
恰今晚亦是农历五月十七夜,月圆发红还未亏缺。兴奋之余,随摄几张彩影留念。不过吾非专业人土,摄影技劣,未可拍得真实,若缺维妙维肖,也作遗憾罢了。
平常月圆月缺,皆为兰白如银,而今晚月亮发红如赤,则罕见的,当然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文奇观了。今晚有幸遇上红月亮,则开心得不得了。
据说前晚,即农历五月十六出现超级大红月亮,七十七年才出现一次,尉为天象奇葩。可惜因忙未先睹为快而遗憾了。幸喜昨晚终于看到了尚无亏缺的大红月亮,这是余生唯一的一次了。
时近子夜,悠悠恬静,红月亮高悬碧穹,意兴阑珊倦欲生。加之明晨还要供职履责,上班守岗,也就告别丰塬,打道下坡,赶回城了。
回眸丰塬,红月在天,心中的瑤池桃花源,避暑乘凉长寿塬,明晚我还会来的…
壬寅仲夏于渭南
农历五月十七
时阳历-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