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字圣仓颉的遗迹全国各地都有哪些
TUhjnbcbe - 2023/3/28 18:24:00

字圣仓颉,名动四方,功高盖世,后人景仰,因此全国许多地方都存有其遗迹,流传着他的故事,纪念着他的功绩。有史实资料可考的约有八处,除了河南原阳,还有河南开封、虞城、南乐、洛宁,陕西的白水,山东的寿光、东阿等地。

开封仓颉墓

河南省开封市的仓颉墓,位于城东北9.5公里的*河大堤外、刘庄村的北侧。明《汴京遗迹志》载:“仓颉墓在城北和保。俗称仓王冢是也。”《宋东京考》载:“仓颉墓在城东北二十里和保,俗称仓王冢。旁有仓王城,世传仓颉所筑。”今仓王城已毁弃,仓颉墓尚存。该墓呈椭圆形,高4米,周围面积30平方米。仓颉造字台在墓东南约余米处,为一方形土丘,高1.5米,周围面积亦30平方米。旧时台上有石牌坊、仓颉庙。庙于明末清初拆除,据说开封文庙的砖瓦木料部分就是仓颉庙的原物。

虞城县“仓颉墓”

河南省虞城县仓颉墓,位于县城西北18公里处的古王集乡堌堆坡村西,墓高3米,周长45米。据虞城县志记载,汉代灵帝熹平六年(公元年),仓颉墓前立有“古仓颉墓”正书石碑一通,后废。清代康熙四十一年(公元年),又重立刻有“古仓颉墓”石碑一通,又废。现墓前的“古仓颉墓”碑为年重立。墓周围生长一种茶菊,当地人称“仓颉菊”,长期饮用可明目醒神。仓颉墓前原有仓颉祠,始建于汉,扩建于唐,后屡建屡废。康熙九年(公元年),虞城知县程本节重修大殿。现今的大殿是近几年当地群众捐资再次重修的。殿前仅存两株古柏,苍劲挺拔。

年和年,文物考古部门曾对仓颉墓进行了两次勘探调查,从发现的一批带有方格纹、蓝纹、绳纹等纹饰的灰陶片和磨光黑陶片等遗物来看,当为一处距今约年左右的龙山文化遗址。现为商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乐县“仓颉祠”

河南省南乐县仓颉祠,位于县西北十多公里的梁村乡吴村附近。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公元年)。祠内有一通元代延佑年间的残碑,上有“仓颉生于斯葬于斯,乃邑人之光也”的碑文。余年来,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原因,仓颉祠屡遭劫难,但屡毁屡建,“历汉唐以来,未尝稍替”。年一次毁灭性的劫难,使仓颉祠成为废墟,仓颉墓也被挖的一片狼藉。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在仓颉墓中挖出的破盆烂罐、石斧石镰等,经文物专家鉴定,竟是多年前的龙山文化遗物。后经正式考古发掘,遂定为一处龙山文化遗址,现为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仓颉墓和附属建筑都已恢复重建。

洛宁“仓颉造字台”

仓颉造字台,位于河南省洛宁县兴华乡杨玉河村对面的半坡上,四面环山,环境怡人。造字台呈圆形,高数尺,径长约丈余。台上立有“仓颉造字台遗址”石碑一幢,落款为洛宁县人民*府年立。

新乡郎公仓颉庙

新乡县仓颉庙位于郎公庙镇,距原阳仓帝都城与陵地不远,是纪念郎公仓颉的庙宇.郎公山上的庙宇仅存遗址,有金至清古碑.东庄村的仓颉庙保存完整,山门上方分别镶嵌“六书始祥”和“授图创字”两块原庙残碑,庙中大殿塑仓颉神像。传说上古炎帝有三能臣:郎公造字、仙公通巫、冶公冶金,皆有大功于世。郎公造字以相形为主,开创了六书造字法的先河,为后世所纪念。今仓颉庙香火颇盛。

鲁山仓颉冢

经许多史学专家考证,仓颉死后,葬于鲁山仓头,*帝赐名仓子头。仓颉冢位于现鲁山仓头乡乡*府后院,冢上有仓颉祠。祠内有一棵五百年的皂角树。仓颉祠内曾有“仓子头”碑铭及其他碑刻多块,在年仓头修建水库时被用作溢洪道顶板。现今祠内仅剩3块石碑。年,湖北著名中医刘道成先生出资30多万,铸造鎏金青铜仓颉像,供奉于仓颉祠内。年,缅甸华侨捐献玉石仓颉像。

新郑造字台

也称凤凰衔书台,因台而建凤台寺。如今寺塔仍在,其地址在新郑市南刘,北距*帝故里约两公里,是*帝时期仓颉造字所在,仓颉就是在这里向九州酉长传播文字的。今有赵国鼎先生立的仓颉造字碑一通。

洛南造字台

洛南县城西北20公里之地有一个近千人口的村子,过去曾是一个重要集镇——黑潭子镇。如今在周围仍有一定名声。这个村子就是仓颉造字后洗笔的地方——黑潭遗址。据《洛南县志》记载:“……仓颉造书于此,前有黑潭,亦因造书得名,如王右*之墨池也”。

白水县“仓颉墓、仓颉庙”

陕西省白水县仓颉墓,位于史官乡的史官村。史官村在白水县城东北23公里处。乡名、村名皆因仓颉任*帝史官而得名。仓颉墓,为圆形土堆,高3.1米,周长44米。墓顶生长古柏一株,枝干四出,每年轮流荣枯,俗称“转枝柏”。仓颉庙,在墓前方。据庙内碑刻记载,仓颉庙始建于东汉延熹五年(公元年),宋、明两代各有增修。现有前殿、正殿、后殿、献殿、钟楼、鼓楼、戏楼等建筑,占地面积1.2公顷。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市“仓颉造字台”

仓颉造字台,在西安市南15公里处,当地又称“仓史台”、“仓颉里”。目前土台尚在,保存完好,为古都西安的一处古迹。从土台周边环境和出土文物推断,这里早期曾经是一处新石器时期先民居住遗址。

东阿县“仓颉墓”

山东省东阿县仓颉墓,位于县城偏西南4公里处的王宗汤村南。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年)于慎行主编的《兖州府志》记载:“仓颉故居在城(东阿县旧治,即今平阴县东阿镇)西北三十里,有墓、有寺。”清《东阿县志·古迹志》记载:“仓颉墓在县西北三十里。墓前有祠,久圮。道光五年知县李贤书捐俸重建。”“县西北三十里”,即今铜城办事处王宗汤村。原有仓颉墓,当地俗称“仓王坟”,墓前有祠,当地俗称“仓王寺(或藏王寺)”、“南楼”。仓王寺毁圮于抗日战争时期,仓颉墓毁圮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年12月,当地文物考古部门遵照国家文物局和山东省文物局的指示,对仓颉墓地进行了勘探调查,发现此处为一大型龙山文化遗址,面积近万平方米。公布为聊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当地*府已将仓颉墓复筑原貌,并树立碑石,仓王寺亦在筹建中。

寿光市“仓颉墓”

山东省寿光市仓颉墓,位于城区内。据寿光地方志记载:仓颉墓“在故县城大西门外迤北”,“墓前有井二,昔所谓仓颉双井也”。元代于钦著《齐乘》载:“仓颉台在寿光东北(应为西北)弥水所经”。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载:“巨洋水(今弥河)自巨淀湖东北流经县故城西,水东有孔子石室故庙堂也,中有孔子像,弟子问经,既无碑志,未详所立”。南宋郑沧所著通志载:“仓颉石室二十八字在北海仓颉墓中,土人呼为藏书室,周时无人识。”由此可知,寿光仓颉墓古来有之。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仓颉墓被毁圮。现在原址辟为“仓圣公园”。

1
查看完整版本: 字圣仓颉的遗迹全国各地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