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招聘的时候,比较看重本科学历,而不在乎你的硕士、博士在哪所学校读书,甚至不在乎你学什么专业,可以说这就是比较看重“第一学历”,也可以称之为“第一学历歧视”,即宁可招聘名校毕业的本科“学渣”,也不要普通院校本科甚至硕博毕业的“学霸”,是典型的一考定终生,必然会招致很多人的反对。
最具代表性的学历歧视,是最近出现的。年10月中旬。一位自称本科毕业于某大学的学生,获得了保研资格,估计是保研到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但他发现,自己的导师硕士毕业于湘潭大学,本科毕业于“某某学院”,觉得不能接受本科学历这么低的人做自己的导师,甚至希望大学给他调整导师。但他所不知道的是,这位导师已经发表了五十多篇学术论文,国家杰青。
类似的“第一学历歧视”现象有很多,前几年有一位武汉大学毕业的女博士,在求职的过程中屡屡碰壁。原因只有一个,她读的本科院校不是。
人们之所以过分注重本科学历,主要是认为本科学历高的人,天赋比较高,学习能力比较强,高考成绩比较好,所读的本科院校好,在岗位上的表现应该不错,甚至有“金本科、银硕士、铜博士”的说法。
这种看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失偏颇,在人才的选拔上,很容易埋没那些大器晚成的人。
我们来看看华为的天才少年是什么样子的。
年“华为天才少年”的入选者张霁,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学历可谓光鲜亮丽,华为也为他开出了近万的年薪。但是张霁的本科学历仅仅是武昌理工学院,当年张霁考入的时候,这所学校还是三本的身份,后来才进入二本的行列。如果按照某些人的观点,张继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入选华为天才少年的,甚至连进入华为的可能性都没有。
再来看看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会*教授。
高会*的第一学历是什么?中专。上世纪90年代的中专,而且是个连高中都没有读过的初中生,直接考入中专的。中专毕业后,高会*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拿到了本科自考文凭。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破格由讲师直接升为教授,同时成为最年轻的博导,当时他仅仅29岁。现在的高会*,还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智能控制与系统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国家杰青、IEEEFellow等。
第一学历低的人,不一定就能力差。
再来看看公务员考试、国企招聘的学历要求吧。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开始报名。我们看到在学历要求上,不仅没有对全日制本科学历的限制,而且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电大、夜大学历都可以报考相应的岗位。
烟草专卖局,烟草公司,都是炙手可热的单位。但是在历年的招聘中,都没有对本科学历有什么特殊要求。下图是中烟总公司重庆市公司年例拟录用人员名单,可以看出本科生的院校没有什么名校毕业生,反而有民办院校的学生出现在名单中。
*策方面又是怎么说的呢?
年9月1日,教育部网站针对网友提出的“第一学历”问题作出明确回答:国家教育行*部门相关*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正确的人才选拔方式。
一个人的天赋固然重要,但是后来的努力也很重要,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坚持学习,不断思考,努力研究,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成功。更何况,天赋这个东西,在什么时候才可以完整地呈现出来,是一个非常玄妙、至今无解的问题。某些所谓的大公司,只重视本科学历,而忽略硕士、博士学历的做法,等于否定了人的后天发展和进步,是一种明显的短视行为,对人才的选拔培养十分不利。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认识也会逐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