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当论文成为一种产业,本应严肃的学术必定会
TUhjnbcbe - 2022/12/1 20:43:00

我因为喜欢把所感所悟记下来,所以难免有时灵感突发,写出一些自认为还不错的短文,闲下来几经修改润色,想发表出去与大家共享,异想天开想赚点稿费的想法也不是没有。直到真正操作起来才发现大失所望,不要说稿费,还得自己掏版面费,而且还不低。

记得十多年前吧,具体时间我已经模糊了,偶获灵感,奋笔疾书,习得拙作一篇,修改到自己满意,兴冲冲的往一部省级刊物发了过去,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了半个月,却接到一个电话,告诉我稿件已经通过该杂志编辑部的验收,需付六百元版面费即可发表,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才不到六百,我吓得赶紧回绝说不用发表了,这版面费我实在交不起。当时郁闷了好多天。

后来又在其它省级刊物试了几次,过程大致相仿,直到有一次读《中国教育报》时,抄了该报网址,试着发了一篇,久久不见回音,当年五月发出去的稿子,到次年元月份收到发表了文章的报纸,后来还有几十元的稿费汇来。原来早在五月份第一次投稿就已经发表了,我不知道情况,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还一直修改重发了好几次,心都拔凉拔凉了,却收到了意外惊喜,才知道有些国家级报纸刊物可以不用交版面费的,只是要求高,过程也有些熬人,不过我乐在其中。

前些天一时兴奋,又码了一篇短文,修改了几周后想在一部国家级刊物上投稿试试,在网上找到该刊物的名称,见后面附了一个投稿地址,就点开发过去了。不料过了几天收到一个回复,大意说稿子被某个我以前没听说过的省级刊物审验通过,该刊物会在一周内联系我,要我不要把稿子再投往别处。我有些惊诧,就在网上查了下该刊物,发现有好几个人都留言,大致和我遇到的情况相同,怀疑是着了钓鱼网站的道,连投个稿件都这么让人不省心吗?

为了以后投稿时不再闹出类似的乌龙,我在网上和手机里细细的查了一下,意外地发现好多页面一打开就是明码标价的版面费,有些甚至稿件都不用自己写,只要付费就行,原来论文俨然已成为一种产业。我不知道这种产业是何时兴起的,也不明白为什么本来应该很严肃的学术刊物会沦为赚钱工具,更无法了解仅仅是社会科学杂志如此还是自然科学杂志也有这种现象,如果都存在这类问题,那就非常可怕了。当学者或科学研究者经过苦心钻研得出成果本想发表出去获取自己应得的劳动报酬时,才发现这东西原来不但无法获取应得报酬,还得自己掏腰包才能发表,不知这些学者和科学家会做何感想?他们是否还有做学问或搞科研的动力和底气?

每一位有志于做学问或搞科研的学者,他首先都是自然人,有生存的需求和本能,如果他通过做学问或搞科研能获取正常的报酬来维持生计,他的研究就会因获得可持续性支持而得以继续,反之,如果他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的问世非但不能获取支持后续钻研的应得报酬,反而需要付出陷入生活困顿的代价,他的研究就有可能被迫中断或放弃。如果他有追求真理钻研科学的坚强意志,宁愿生活艰难困苦也不愿放弃自己的追求,那他更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脊梁,理应得到尊重和支持,至少应该疏通保证这类人通过自己努力获取社会应付报酬的通道,不可以让英雄流汗再流泪。

当一些人为了评优选模和职称晋临时拼凑乃至找人操刀,再掏钱买版面所发表的毫无思想价值和研究意义的所谓论文充斥学术刊物,而那些真正做研究的学者乃至科学钻研者却因囊中羞涩付不起版面费而一再退却时,我们学术界的未来就不能不令人担忧了。好在还有一部分国家级报刊在坚守着学术的阵地,但真正要达到国家级水准的研究者在挤入这个层次之前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坚守的代价可能更多更高,我们为他们提供了多少奋斗的支撑?疏通了几条前进的通道?

鲁迅先生说:“未有天才之前,先得有培养天才的泥土。”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缺少天才,相信我们也更不会介意培养出更多天才来,为天才提供适合的成长环境,请先从消除论文产业链开始吧!因为当论文成为一种产业,本应严肃的学术必定会沦为可悲的笑料!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论文成为一种产业,本应严肃的学术必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