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闻传播学院级新闻学专业毕业l [复制链接]

1#
新闻传播学院级新闻学专业(汉授)毕业论文答辩会议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届毕业生能够如期顺利毕业,5月9日,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开展了线上毕业论文答辩会议。面对论文答辩方式转变,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全新挑战,学院全体师生克服种种困难,积极落实相关工作,保证了毕业答辩的顺利进行。此次答辩分为两组,以小组形式进行答辩。

答辩委员会人员安排

会议主席: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芸教授。

第一组

答辩委员会老师:乌琼芳老师、张瑞老师、王金珊老师、郭喜春老师。

答辩秘书:杨承昊同学。

第二组

答辩委员会老师:江鸿老师、李永凤老师、德格吉勒老师、索昱老师。

答辩秘书:路遥同学。

毕业论文是毕业前对学生综合性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全面考核的一个必要环节,各位同学精心准备,实践调查,挑战全新线上答辩,提高自己能力。参与答辩的同学们将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归纳,提前十分钟进入线上答辩会议。

精彩展现

(部分)

郝嘉#传播学视域下IP剧《陈情令》热播背后的冷思考#

郝嘉通过《陈情令》一部热播剧展开,论述了IP剧在情感、文化内涵、娱乐等方面的自己的观点,阐述了粉丝优势及相对传统电视剧的创新优势等。

王金珊老师指出这篇论文在“CP感对未成年是否存在误导”的方面有一定缺失。

王飞燕

#近十年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类获奖作品研究#

用内容分析法展现自己的研究。

包佳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传播效果研究#

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包佳敏对于本科生线上教学进行系列分析。

张瑞老师及张芸教授建议减少教育学侧重,完善传播角度分析,并且注意提高使用价值。

郭喜春老师在数据呈现、适用性等方面做出指导。

裴雨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语境下广播喇叭在农村的信息传播价值分析——以包头市二脑包村为例#

通过疫情期间亲自走进农村,在实践经验的支持下,裴雨莉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

杨承昊

#内蒙古师范大学薪传通讯社建设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

杨承昊在答辩中以校园媒体薪传通讯社为例对校园媒体的定位、问题、及发展建议等做了简单介绍,并对于王金珊老师关于“围墙式”媒体价值等问题做出相关回答。

师生互动(部分)

江鸿老师对王舒阳的《基于5W模式分析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健康传播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信息飞沫化定义的阐述;同时,李永凤老师提出了健康传播的内容是要明确化的,传播的内容要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德格吉勒老师肯定了王舒阳的论文结构并提出何为机遇的具体化方向,什么是机遇,怎样去把握。王舒阳对老师们的问题做出回答,并接受了老师们的指导。

索昱老师对金园园的论文资料方面做出评析,论文要有资料做支撑,寻找资料和搜集有用的资料,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自己阐述的观点进行论述;李永凤老师对其情感传播方面进行了指正,提到情感传播是短视频的主要目的,但是分析要全面并有例证辅佐自己的观点,使其充实,做到全面分析具体化。金园园表示通过老师们的指点论文方向会更加具体化和明确化。

江鸿老师对伊丽娅通过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论文结构框架、方向的想法表示认可,伊丽娅随后阐述了该方向是根据框架理论而获得启发;李永凤老师肯定其版面设置方向的考虑,并对其论文的结构作出如何方向具体化的指导。伊丽娅表示会根据老师的提议整改论文。

特殊的答辩合影总结

在最后环节,张芸教授对持续五个半小时的毕业论文答辩做了全面总结:本届毕业生论文选题十分多元,选题中既有对当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健康传播的思考,又有对弹幕、网红文化、IP剧等文化现象的研究,同学们将专业理论、实践知识、见习经验都较好地融入到了论文中,并且在答辩中能流畅地回答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的问题,实属难得可贵。在论文写作期间,各位指导老师不辞辛苦,和同学们探讨选题,指导写作,修改文稿,付出了大量心血,老师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我院首次“云”答辩十分成功,各位老师、同学们都辛苦了!

经过答辩委员会打分、表决等环节,级新闻学汉班全体成员答辩顺利通过!

特殊时期,虽然毕业生暂时还没能返校相聚,但是,变的是答辩方式,不变的是老师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同学们的辛苦付出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四年的情谊。暂时的分别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团聚的开始,祝愿级全体毕业生都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当今后在某个时间点回忆起大学生活时,不要忘记,新闻传播学院和老师们依旧在那里等着你归来!

图文/薛茹梦杨海龙

排版/王毅敏柳娜

审核/陈平安

责编/柳娜王鑫茹冯艳陆元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