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喜讯我院本科生在国外SCI期刊发表论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213/4579175.html

近年来,为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院高度重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邀请专任教师全方位参与本科生指导,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开拓学术视野,激发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自年起,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詹凌虹加入陈晓梅教授团队,依托学院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研究团队平台,不断提升其自身科研创新能力。在实验室学习期间,该生参与课题研究,以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TPA)为原料合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5,并利用其室温磷光特性成功实现对贻贝中Pb(II)含量的检测,研究成果对扩展Pb(II)的检测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年1月,该研究成果形成论文发表于国外SCI一区期刊《SensorsandActuatorsB:Chemical》,研究生许石芬为论文第一作者,詹凌虹为论文第二作者。

自年起,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叶思诗、戴晨颖和级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吴晨悦相继进入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研究团队实验室,开展科研探索。年9月,该小组成员在本科生导师洪诚毅博士的指导下,在国外SCI二区期刊《AnalyticalandBioanalyticalChemistry》发表论文,导师洪诚毅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叶思诗、戴晨颖、吴晨悦为论文第二、三、四作者。该实验以木瓜蛋白酶稳定的金纳米簇(Papain-AuNCs)为荧光探针,利用酪氨酸酶(TYR)/多巴胺(DA)构建荧光猝灭体系,草甘膦(Glyp)可有效抑制TYR的活性,从而阻止DA的氧化并使Papain-AuNCs的荧光不会被猝灭,通过此检测原理实现对Glyp的灵敏和快速检测。同时,该小组成员凝练科研成果,以《木瓜蛋白酶稳定的金簇合成及其在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为题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并荣获国赛三等奖。

我院以本科生导师制为依托,更好地为本科生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环境,让本科生有机会在大学期间接触较为完整的科研项目,学习查阅文献资料,参与课题的设计,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式,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为进一步深造打下扎实的基础。此次本科生能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反映了导师制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极大地促进了学院创新人才的培养。

END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