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师要求论文署名,学生不想忍气吞声,如何 [复制链接]

1#

前一篇文章又一明星论文抄袭,硕博学位撤销,还有9种行为均属“学术不端”我已经详细讲解了老师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10种行为,即学术不端的常见表现。其中科研数据造假,强占学术观点,抄袭或剽窃论文、强制在论文上署名和其他学术不端行为最大的受害者群体就是学生(以研究生为主)和青年教师。

学生们饱受其害,但因在师生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往往选择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甚至部分受害学生鸵鸟般的想着“算了,几篇论文,能正常毕业就行。”;“算了,老师惹不起,万一给我小鞋穿就麻烦了”;“导师用我的论文,咱们的关系就非同一般,说不定下一个优秀可以给我”。

可到最后就会发现欲望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导师还会提出延期毕业多写论文的要求。在下一个接替者出现之前,学生也只是个写论文的机器。这时候可能有学生想要反抗,但因为那些优秀的论文,老师的名望和势力更加强大,反抗谈何容易?于是悔不当初。

那学生面对老师不合理的要求应该怎么办呢?

01论文强制署名产生的主要原因

为了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后面将要讲述的解决办法,我们先简单说一下老师要求论文署名的主要原因:高校老师身份的特殊性和论文在学术界不可撼动的地位。

高校教师集学术身份和行*身份于一身,越是资深的老师越是多重身份相结合。换言之,学生们追捧的学术大拿或理想的指导教授可能同时还是系主任、社科处处长、学院院长甚至是副校长。名、利、权三者完美结合的职业身份。

在学术界,科研成果主要以论文的形式并发表在权威期刊上作为展现和认定的途径。高校老师们提高个人学术威望需要论文;完成职称评定需要论文;行*级别提升也需要论文。年新冠疫情初期爆发的时候,部分医学者未以治病防疫为主,而是抢先在《柳叶刀》发表论文的事就是其重要性的最好证明。

学术研究和行*级别追求都需要花费时间。行*工作耗时多,学术研究必定没时间做。导师们不光需要论文来维持学术领域内长期的权威性,至少还需要完成聘用合同中规定的论文KPI。但是科研成果并不会凭空产生,那么署名科研领域内优秀学生论文和青年教师论文就成了解决困境的首选。虽然教育颁布了破“唯论文”的通知,但只是破除论文为单一考核标准的情况,并不是不需要论文。

学生弱势又好控制,若再加点PUA话术,获得一个优质论文写作帮手也不是难事。

02回避老师无理要求的建议(缓兵之计)

学生作为被强占论文的重要受害群,应该知道如何在事情还未发生的时候保护自身权益。下面,我将结合常见的几种情况给大家一些建议。

情况一:请某老师帮忙指导论文,没想到几天后接到老师电话。电话里老师要求加上他(她)的名字,但老师并未参加项目和撰写论文。

建议:这个时候,学生应该委婉地告诉老师这篇论文还同时(或之前)给另一位老师看过,并且两人就论文的结构、论点和实验数据等细节内容进行过深入探讨。暗示情况不允许,论文真实情况已有他人知晓,把这个难题又抛回去。提出无理要求的老师自会斟酌。

一篇论文请1个以上的老师指导是允许的。而且现在有些高校的某些学科已经采取了“双导师制度”,同一篇论文被两个老师指导也是顺理成章。见不得光的事肯定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如此一来,学术不端的老师自会权衡利弊,可能会主动放弃。

情况二:刚刚入学,老师突然要求上交一张空私人银行卡供他(她)使用。

建议:对于上交银行卡这件事,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不可妄加揣测。尤其是学生容易受到先入为主的思想影响,往坏的方向考虑。不过不论事情真相如何,我们都不可坐以待毙。记下卡号,定期查询并打印银行卡的资金流水,勾出存在疑问的费用流向。如果老师确实存在不正当行为,一旦东窗事发,你手上的资金流水将是有力证据,同时,也可以在调查阶段自证清白。有些事情一旦涉及到金钱,可能就不仅是违规,严重的可能涉及违法。

情况三:在期刊上看到自己的论文被导师擅自署名或更改了作者顺序,此前导师未做任何知会。

建议:这种情况就算比较恶劣了。一般是导师强势,或是导师笃定被强占论文的学生不敢反抗才会如此做。有的学生会认为木已成舟,这委屈只能自己吞,做个“包子”。有没有想过,连如此恶劣的行径都能忍受,说明该学生是一个容易摆布的对象,是一个软柿子。后面可能会有更恶劣的要求,那怎么办?

所以,质问和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是必要的行为。当下并不能改变什么,却至少可以证明自己不好欺负。学生可以通过电话录音或当面质问并悄悄录音的方式留下导师强占论文的确凿证据。不论是今后自己想要举报,还是他人举报后添把火,也算手上有料。

情况四:导师伪造或修改实验数据,并要求学生用该数据撰写论文。

建议:如果学生已经知情或者是自己推断出导师伪造或修改实验数据,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想一切办法留下实验的原始数据和真实数据。其次,如果是明知造假行为的情况下,一定要言明你的拒绝,同时录音。录音中一定要有具体的内容表明你是被迫的。

如果证据不足,不能立即举报老师,那就要想办法尽量不使用造假数据。极端的方法就是故意撰写质量差的论文,多次修改不成,从而达到微调论文题目和方向的目的。如果导师伪造或修改实验数据一旦被其他学术界人士打假,那么连带着学生使用造假数据写成的论文可能也会作废。

在导师侵犯学生正当权益的事情里,学生首先一定是先保护自己。做好了这件事才能谈得上反抗。

03如果学生想要反抗,需要谨记6点处理原则

1、对手越是强大,越是要“一招制胜”。

无数史实和案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手越是强大,越是要谨慎小心,步步为营;必须拿住关键证据才可发难,一招制敌。因为你只有一次机会。如果证据不足,一次不能扳倒强敌,等待你的就是数倍的反噬。所以,在正式反抗之前,一定不要轻举妄动,耐心收集关键证据,所有的忍耐都将是成功的基石,出手就必是“死招”。

2、寻找队友。

一个人的力量总归是单薄的,寻找队友会加快事情的进展,要相信团队的力量。能做出学术不端事情的导师并非一时兴起,这样的事情可能早就长期存在,受苦者并非你一人。要从导师涉及的全部科研项目团队里寻找你的队友;也要从学姐、学长、学弟、学妹里打听同样的受害者。但是必须要注意巧妙地发现“自己人”,谁也无法保证这些人里有没有“狼人”——导师的心腹,他们之间可能存在利益交换。打草惊蛇必将功亏一篑,因此谨慎和小心必定是你们的行动准则。

3、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学术不端的老师也就是同学们常说的“人品差”。学校也是职场,企业里的职场竞争法则对学校同样适用。有利益关系就会有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往往与该导师的级别不相上下。如果能获得另外一个行*级别较高的导师支持,也能增加胜算。至少他(她)会告诉你们如何处理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虽然这是一种利益联盟,但总归达成各自目的,于他人无害。

这样的“朋友去哪里寻找呢?你可以从科室的学生助理那里探听,也可以从学长学姐的八卦里获知,还可以从参加过导师调研任务的学生那里找到蛛丝马迹。如果找到合适的人,也不要轻举妄动,必须要经过侧面确定是“朋友”才能交底。

4、采取正确的途径。

途径一:高校教师队伍分两条线:一部分负责学生教学工作,另一部分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而这两条线的教师除了职权等级,不论是晋升还是利益交集都很小。你要相信教师队伍还是正义之师更多,也要相信经验丰富的学生工作老师给你建议的办法。他们工作多年,更清楚这些事情里的利害关系,更清楚要达成目标需要找什么人,什么部门更有效。

途径二:准备好符合条件的确凿证据,按照学校规定步骤举报到“学术道德委员会”(每个高校名称不一样,但必有相似部门)和“纪委”。是的,就是你们知道的那个“纪委”。学校有纪委,教育部门也有纪委,如果是举报职权更大的教师,或许你还需要把材料提交到更高级别的“纪委”。

如果证据够充分,一般会启动调查程序。作为举报人或涉事证人,要准备好随时接受问话。这个时候一定要实话实说,把你准备的一切武器全部打出去,毫不手软。

5、提前找好退路。

如果导师学术不端被认定,不论其处罚情况是怎样,学生都可以提出申请要求转导师,这也算一种胜利果实。但新的导师需要学生自主寻找,同时该导师也要愿意接收。所以,举报之前就获得新老师的认可,为自己找到退路也是必要的。

6、非必要,不建议将事情发布到公众媒体上。

老师学术不端对于高校来讲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学生莽撞地将事情发布到网络上,可能会得到两败俱伤的效果。如果不到万不得已,非常不建议出这招。

04结语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还有很多,大家要相信我们的教师仍旧是高尚的职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正直、善良且甘愿付出的好老师。各行各业都会有那么一些“老鼠屎”,他们微不足道,并不会影响整个教育环境的纯净。

当我们步入研究生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标准的成年人。不论出现什么事,请用一个成人的方法去思考和处理。你们都不再是个孩子了。

其实每年都有一些学术不端的教师被高校处理,只是因为这些事情也是丢脸之事,学校处理得相对隐秘,公布范围有限。所以,不知道不代表不作为,清理门户是一所高校保持活力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最后,愿每一个学生都遇到最理想的导师;愿你们的校园生活充满阳光;愿每一个学生都能顺利毕业。

往期精彩:

为何每年考研试题难度大?“背后的原因”许多考生和家长都不知道

3分钟的自我介绍是考研复试面试的重要环节,可别答作“流水账”

导师:“考研复试面试的难题都是陷阱,就看谁先抓住本质得分”

今日龙门阵:你遇到过什么奇葩状况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