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familydoctor.com.cn/ysk/319983/毕业设计(论文)是学校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既是教学的过程,又是实践的过程。它不仅是学生把在校期间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的把握和运用,而且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动手能力,按照学校相关工作的要求,结合我院的专业特点,特制定本毕业设计实施细则: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合理、科学的选题是完成毕业设计的前提,为此,对毕业设计的选题提出以下要求:
1.选题数量与内容。供学生选择的题目数应大于参与设计的学生数(10%)。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设计题目,并由指导教师认定。
3.毕业设计题目原则上要求学生一人一个题目,如题目工作量过大,可多人同作一个题目,必须明确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给出具体的子题目,保证不同学生之间相近内容工作量30%,防止设计内容雷同或抄袭。
三、毕业设计的指导
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一定的科研、指导能力,协助学生做好毕业设计。
1.指导教师由各教研室确定,讲师(包括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都要参加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助教要协助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2.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由所在教研室主任确定。
3.指导教师职责
(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题目,介绍参考书,指导查阅资料的方法,安排工作进度;
(2)指导学生提出毕业设计计划;
(3)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导,帮助解决难题,指导修改毕业设计,努力提高毕业设计水平。
(4)写出毕业设计评语,评定成绩。撰写评语注意以下几点:
①对毕业设计选题意义、难度的评价;
②毕业设计是否独立完成;
③对毕业设计观点的评价;
④对毕业设计报告逻辑、结构的评价;
⑤对毕业设计文字表达的评价;
⑥毕业设计其他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步骤方法
(一)撰写步骤
1.开题
(1)三年制专科专业学生第五学期期末选定毕业设计题目。
(2)学生在进行文献查阅、调查研究、了解课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在规定时间内写出开题报告。
(3)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审查认可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阶段工作。
2.准备
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根据开题报告制定设计、研究计划和实验计划,确立、掌握实验和调查的方法,获得实验、调查结果,进行材料和数据的处理。
3.毕业设计作品完成过程
(1)学生在阅读、调查、实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完成毕业设计作品;
(2)初步作品需广泛听取意见,反复修改,经指导教师审查后,撰写毕业设计报告;
(3)学院根据毕业设计要求对学生毕业作品及毕业设计报告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设计答辩。
4.答辩评议
(1)学院各教研室成立答辩委员会,负责对答辩工作进行安排、协调、指导。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7人组成,设主任1人,由学院院长或主管副院长担任,副主任1人,委员为各教研室主任。
(2)由学院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若干答辩小组,分组具体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工作。答辩小组成员人数一般以5—7人为宜,最低不得少于3人,组长一般由教研室主任担任,或委托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代表学院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答辩须以公开方式进行。
(3)一般情况下所有学生必须进行毕业设计答辩。个别专业确因学生人数多无法安排所有学生进行答辩时,需报学院答辩委员会审核同意后可安排对部分学生进行答辩,但答辩人数不得低于该专业毕业总人数的40%。
(4)答辩前,答辩小组成员必须详细审阅答辩学生毕业设计及毕业设计报告,了解设计作品的质量和水平,准备答辩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答辩作好准备。
(5)答辩时,学生先报告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再由答辩小组成员和与会者提问,学生须回答提问。
(6)各答辩小组要对答辩过程进行记录,内容包括答辩小组成员名单、答辩时间地点、答辩学生及题目、答辩内容、提问及回答情况等。答辩记录由学院存档。
(二)成绩评定过程
1.答辩前,指导教师对所指导的毕业设计写出评语并预评成绩,预评成绩采用百分制。
2.答辩后,答辩小组应举行专门会议按专业等级评分标准及毕业设计水平质量和答辩情况,在参考指导教师预评成绩的基础上,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成绩采用五级制。
3.学院(系)答辩委员会必须对所有设计作品进行终审,确定终评成绩,并从严掌握优秀标准,对确实水平过差的毕业设计不能给予通过。对答辩小组评定出的优秀和不及格的毕业设计,必要时可由学院(系)答辩委员会组织进行二次答辩。优秀毕业设计作品数量一般不超过班级总人数的10%。
(三)总结上报工作
1.学院于第八学期十四周前完成毕业设计教学工作。
2.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结束后,答辩委员会须对学院毕业设计工作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总结材料,连同毕业设计成绩表及答辩委员会成员、各答辩小组成员名单于最后一学期结束前报教务处。
3.毕业设计作品由学院刻盘存档,专人保管。
4、评选院级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指导教师人数占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人数的10%。由学院教学委员会组织评选。
六、毕业设计报告书的写作规范
(一)毕业设计报告书写作规范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报告书应包括封面、摘要、前言、正文、结束语、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见毕业设计报告模板)。
1、封面:封面上应写明学校名称、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设计人及日期等。
2、摘要与关键词:摘要是对设计报告书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述,有时称为内容提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书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是一篇完整的短文,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字左右)。关键词是指报告书中能够说明设计内容的关键性词语(3—7个)。摘要与关键词一般应有外文表达。
3、前言:前言又称序言,它是说明撰写报告书的指导思想和意图,介绍报告书的中心内容、特点、编写方法、适用范围,以及其他必要的说明。
4、正文:正文是用文字表述的设计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绪论。又称概论、总论、总说,主要说明:
A、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B、设计项目发展情况简介。该设计在区内、地区已达到的水平;
C、设计原理。本设计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应用。
(2)本论。报告书的主体部分,主要说明:
A、设计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B、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C、本设计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3)结论。主要说明:
A、本设计所取得的成果形式;
B、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C、存在的主要问题。
5、结束语:设计者在这部分要对自己的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也可以对设计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做出讨论或发展展望。在文章结束时,还应对指导教师与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6、参考文献:是指要列出在设计过程中曾取材或参考过的重要资料目录。
7、致谢:对指导教师及个人的评价致辞。
8、附录:毕业设计作品中的关键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