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助力毕业生就业疫情下的毕业生等待,播种, [复制链接]

1#

闲暇时,陈奕飞喜欢去花鸟鱼虫市场。因为常去,有几家店的老板都认识她,会把小动物们从笼子里放出来让她和动物玩耍。市场空气湿热温暖,虎皮鹦鹉羽毛绮丽,玄凤叫声婉转,她看着,听着,觉得轻松满足。陈奕飞说,她永远会做尊重创意的人,愿意过充满冒险和未知的激荡生活。“可能以后我会离开这个行业,考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但绝对不是现在。”她说着,语气笃定。

5月17日,在合肥学院内,求职者(右)向用人单位工作人员了解招聘信息。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文丨新京报记者杨柳

编辑丨陈晓舒

校对丨付春愔

本文字阅读12分钟

当被问到社会像什么时,22岁的毕业生陈奕飞这样回答。

“社会像一片地形复杂的大农场,你带着过去十几年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面临的却是打雷下雨种种突发状况。很多人都已经占据了自己的一小片土地,收获满满,对于新来的农民,选择在哪里开荒,种哪一种植物都需要仔细斟酌,一旦选错了可能就会面临颗粒无收的冬天。”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万人,同比增加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毕业季与疫情叠加的春夏之交,年轻人们涌入比以往更严峻的就业市场。漫长的求职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无论是名校毕业生或是普通二本学生,都带着自身困惑与现实世界碰撞。“挫败”,“焦虑”,和“被动释然”,是他们共通的情绪。

在不确定性中降低期待,在激流之中渴求栖居于稳定,或许是年轻人们内心新的转向。经历着求职的疲惫和困惑,他们有的人仍怀抱坚持的理想,小心护住内心的一簇火苗;有的人给自己腾挪出空间,体会着真正的生活和有限的自由;有的人转向具体,在与具体的人相处中感受到新的力量。

一无所获的春天

年5月,春招已经进入尾声。对应届生陈奕飞来说,这是一个“颗粒无收”的春天。在3月春招开始前,她从没想象过就业会如此艰难。她毕业于北京一所顶尖大学的广告学专业,曾获多次校级奖学金和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4项奖项,有4A公司和互联网大厂的长期实习经历。求职之前,陈奕飞拿着这份简历询问做过HR的朋友是否需要修改,得到的反馈是,“简历非常优秀,没有短板和需要修改的地方。”

失落是在求职的三个月内慢慢积攒的。陈奕飞记得最初被拒绝的挫败感,3月初,她把简历上传到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互联网公司,按照岗位要求选择了三个与广告传播相关的岗位。开始每天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