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之前
我们先设想一个场景。如果你是某所名校大学的届毕业生,然后被鹅厂录取了。可是在实习期间,学校要求回校考试,而你因为心疼车费,所以找了同学替考。结果这事穿帮了,学校将你开除,鹅厂因此辞退你。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你会不会想着,学校太狠了;或是替考的人也太菜了。
而在现实中,这位同学,想到的是在网上求助,并且希望在简历上继续写这所学校,等着面试通过后,再向公司坦白。
辅导员:?
1
昨天,我在某乎上刷到一个超火的话题,火到什么程度。看图↓
看原事件↓
简单来说就是:替考+被发现+被名校开除+被腾讯辞退
这位同学,还说替考的同学坑了他。
我看了许多评论中,也有不少表示同情的,并且还暗示这位同学回学校找个人帮帮忙就可以了。不得不说,这些人真的是又蠢又坏。
甚至我还看到一条评论说:“谁没有犯错的时候,就不能给人家一次改错的机会吗?”
是的,不能。
替考、作弊,在学校中是大忌,我们想一想那些每天还在夜里挑灯夜战的同学,还在为考试掉发的同学。谁来同情他们?
作弊,是对努力的同学,最大的不公。
2
前段时间,一个把自己“作掉”的艺人仝卓,在直播的时候透露自己在复读的时候用了“手段”把自己弄成了应届生。而且整个直播视频中,仝卓丝毫不觉得这件事很严重。
此事上了热搜榜后,仝卓不得不出来道歉。
道歉有用吗?很显然,没有。
事件被曝光后,他被学校撤销本科毕业证,而那些帮他做”手段”的人,也被相关部门调查。
仝卓事件,显然比那位某乎的网友更为严重。那位某乎的网友,是在触碰规则底线,而仝卓,是改变规则。
或许他乐器天赋极高、或许他俊朗帅气,或许他声音磁性,声入人心。
但是,在他一路走来的路上,他或许用过手段把自己的竞争对手直接排除,或许因为自己的背景而获得别人难以企及的经验和阅历,或许他学习声乐、器乐、诗歌朗诵的学费就来自于那些嗷嗷待哺并不知何从的家庭。
如果我们这个世界都按照这样的规律来运行,那么你和我甚至他们不过是在暴风中苦苦坚持的蝼蚁,终有一天粉身碎骨。
3
挑战规则底线,破坏规则,实际上都是让自己失去道德、诚信的底线。某乎上那位同学还在网上求助,甚至还想着面试通过以后,再向公司坦白从宽。
我不否认,年轻的时候,总会犯错。但是,有些错,犯了,就是让人唾弃。不是所有的过错都可以被原谅。诚信出了问题,很难再有人愿意相信你。
如果你还是要坚持铤而走险,挑战规则,那么,你就要做好自己承担最坏的结果。如果承担不了,一开始就不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