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文的研究意义
一.1.1理论意义
会计工作是指通过对单位资金运动过程中的数据资料进行采集、录入、整理、传输、系统、综合、完整的反映单位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并生成反映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所有者权益变动等信息,从而为会计信息的需求者进行管理和提供决策,来实现实时控制现在,准确预测未来,做出正确决策的目标。首先,在单位的日常经营活动中,财会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财务部门也是企业的核心部门,财务部内部的完善是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以及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其次,当前的企业财务部门工作大多以会计核算工作为主,财务部门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其全部职能,这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
一.1.2实际意义
现实生活中,会计合理设置岗位同样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完善企业财务结构可以帮助企业强化经济责任,从根本上提升经济业务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财务管理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将会使企业在未来的发展稳如磐石。首先可以保证各项投资规划和生产运营有条不紊的进行;其次可以更好更准确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业的发展掌风驶舵;再次可以保证各个方面的有效监督,为企业规避风险。
1.2论文的研究背景
滨州铭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主营物业管理、房屋修缮、房产中介、保洁服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公共设施维修及保养等业务。由于固有守旧思想作怪,企业认为财务部门不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认为财务部门只是后勤部门,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形同虚设,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财务内部机构设置不完善;2.岗位职责不明确;3.人员分工混乱;4.财会人员由于是应届毕业生偏多,经验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本文以滨州铭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例,针对其财务部门人员职责划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望企业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首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20世纪80年代成立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并发表了著名的COSO报告,此报告首次把内部控制从原来的平面结构发展为立体框架模式,代表着国际上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最高研究水平。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劳动生产力的最大提高以及生产技能和判断力的进一步完善都是分工的结果,生产过程的分解导致原料和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会计岗位设置与财会人员的职能划分基于此来实现最大效益化的管理。西方国家财会有会计核算与财务控制。国外把财会职能不仅定位为经济活动的记录者,也是内部控制的执行者,充分运用了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
由于我国的会计现代化工作水平起步较晚,基础还比较薄弱,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国内财务部门岗位职责的设置依旧存在诸多问题,财会设置较为传统,人员职责的划分相对模糊,欠缺科学性、合理性。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岗位设置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国相应这一号召年4月,财*部发布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对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用会计科目、管理会计档案、办理会计交接等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年相继又制订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规定了财务人员分配要符合内部牵制制度要求、周期性轮换岗位等会计岗位设置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