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20.html作者简介:翟翌,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杰,重庆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文章来源:《财经法学》年第5期。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行*特许基础理论研究”(18CFX)、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中青年课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现‘公民社会权’研究”(17SFB)、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DJSKJC32)(CDJSK08PT15)、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项目“行*法与行*诉讼法前沿案例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原标题为《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行*法治理——以行*特许为视角》。为便于编辑,注释及引注已略。摘要中国知网是重要的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对其进行行*法治理具有必要性。中国知网并不是普通许可,而是具有行*特许之法律属性,向用户过于频繁提价、不提供普遍及平等的服务等,违背了其应有的公共性定位。可从行*特许的视角对中国知网进行相关治理,明确中国知网是在完成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公共性任务。监督中国知网切实履行相关的公共性义务,中国知网应设置特殊的定价机制使其对各用户的报价不会过高,确保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价格的稳定性而不能随意进行任意幅度之调价,对不同主体的收费标准应体现公平性。中国知网应履行普遍、平等服务等公共性义务,让更多社会公众可以便利、平等、普遍的使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应规范中国知网的特殊权利和垄断地位,加强相关信息的披露和公开。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不仅事关公民社会权、文化权的实现,也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教学科研人员工作的基础与工具,亦是我国面对国际科技竞争的重要基本资源,并事关国家总体安全的维护,有必要对其从行*特许角度进行治理。一、问题的提出:逐年跳涨的使用费与不普遍、不平等的服务
近期我国多所高校对中国知网(CNKI)之服务价格过高及涨价问题提出质疑。如武汉理工大学表示,学校将暂停中国知网的使用,原因是续订价格太过高昂,且每年报价都在上涨,—年之间,中国知网的使用费共上涨高达约%,年均涨幅约19%,学校已无力承担;北京大学也因为续订中国知网的价格大幅上涨,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