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教师节特辑语言学师资 [复制链接]

1#
复方白芷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http://m.39.net/pf/a_4447663.html

今天团团要带大家了解的是

语言学学科,

那么首先来了解一下,

语言学是什么吧!

传统的语言学称为语文学,以研究古代文献和书面语为主。现代语言学则以当代语言和口语为主,而且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宽。语文学是为其他学科服务的。现代语言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客观的研究对象、有自己的研究方法、有系统的学科理论,顾名思义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的实证科学。

了解了语言学,

大家是不是对我们的老师也愈发期待了呢?

那就和团团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个人简介

张诒三,男,年出生,山东菏泽市人,—年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年在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读硕士研究生,—年在浙江大学中文系学习,师从方一新先生,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员。

近年来主要从事《论语》疑难文句的解读研究和佛源外来词汉化研究。曾经在《文学遗产》、《孔子研究》、《古汉语研究》、《中国文化研究》等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曾经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古佛源外来词汉化研究》(09YJA),出版过《汉语音韵学论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词语搭配变化研究》(齐鲁书社)和《佛源外来词汉化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等著作。目前从事《论语》文句的文字流变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论语〉异文的历史层次研究》

学习与工作经历

09-06: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07-: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语文组,教师

-08:山东省菏泽农业学校语文组,教师

09-06:山东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07-至今,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09-06: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主要论文

1.《归去来兮辞索隐三例》,《文学遗产》,年第1期.CSSCI.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探诂》,《孔子研究》年第3期.CSSCI.

3.《〈论语〉训解释疑两则》,《孔子研究》年第2期.CSSCI.

4.《“子见南子”疑案再考》,《光明日报》(国学版)年2月8日。

5.《〈论语〉“片言可以折狱”考辨》,《孔子研究》年第5期.CSSCI.

6.《“游必有方”和“粪土之墙”正解》,《中国文化研究》年2期.CSSCI.

7.《归去来兮辞再议》,《学术界》,年第2期.CSSCI.

8.《〈论语〉“固穷”、“屡空”索解》,《孔子研究》,年第6期.CSSCI

1.《汉语音韵学论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年。

2.《词语搭配变化研究》,齐鲁书社,年。

3.《佛源外来语汉化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年。

4.《经学卮言(外三种)》,(孔广森著,张诒三校点整理)中华书局,年,即出。

获奖与荣誉称号

1.年8月,《〈论语〉岐解辑录》获得山东省第27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项(证书编号:),第二位。

2.年7月,《网络时代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写柞创新研究与实践》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一项(证书号:gj3105),第二位。

3.多次被评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个人简介

秦海燕,女,年生,吉林梨树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主要从事语言学、普通话测试与培训、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学习与工作经历

年毕业于吉林省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年毕业于延边大学汉语系,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目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在读。

工作经历:

年7月—年6月: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年7月至今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年9月—年8月:赴韩国平泽大学中国语系任教一年

科研项目

1、山东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华文化素养与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国家语委普通话测试科研规划课题“山东高校学生普通话水平及教学现状的动态监测与研究”

3、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先秦儒家的语用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4、山东省“十二五”语言文字应用科研项目“山东高校学生普通话成绩分布状态及影响因子研究”();

5、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协同创新项目“孔子的语用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6、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项“基于资源优势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三维立体培养模式研究”

7、吉林省十.五规划项目“东北方言的话语模式研究”

8、吉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师院校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

主要论文及著作

1、“高校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的影响因子研究——以山东高校为例”,《吉林师范大学学报》年第4期。

2、“高校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分布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齐鲁学刊》年第2期。

3、“基于普通话水平测试语料的二级乙等语音面貌研究”,《中国成人教育》年23期。

4、“东北方言的极性语义倾向”,《中国语研究》年50期

5、对外汉语:“看上去很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习策略与就业前景调查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年20期。

6、“抽象语义之矛盾构成初探”,《社会科学战线》年4期。

1、著作《东北方言的话语模式研究》,齐鲁书社年5月版。21万字。

2、主编教材《教师口语训练教程》,山东人民出版社年10月版。

3、参编著作《汉语国际教育:中华文化精神的源流、继承与传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年6月版。

获奖与荣誉证书

1、年获曲阜师范大学教学奖三等奖

2、年《教师口语训练教程》获校级教材二等奖

3、年“语言类课程的整体优化教学研究”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4、、、、年度被评为曲师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5、年主持的《语言学概论》课程获批校级精品课程

个人简介

李彦苓,出生于年,祖籍江苏南京。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汉语及语言现象

学习与工作经历

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年9月至年7月在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年9月至年7月在复旦大学做访问学者。

自年7月在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至今。从事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近期主要研究与思考现代汉语学科体系与语言现象。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和谐语言的历史与承继》,在研。

《现代汉语学科范式结构的反思》,《东岳论丛》,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年第12期以《语言对于人的三重意义》为题对此文进行了论点摘编。

《中国语言文学本科毕业生现代汉语方向论文写作导引》,《现代语文》,第9期。

其中,《现代汉语学科范式结构的反思》一文代表着自己若干年来对决定现代汉语学科性质的基本范式和语言观所进行的深刻反思,提出了关于语言学科的性质、语言的特点、语言对于人的作用、语言学科的主要症结等问题的独特见解。

1.参编著作:国家语委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五”科研项目《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和语文规范》,商务印书馆,年12月出版,撰写13.4万字;

2.待出版著作:根据自己多年来指导本科生写作学士学位论文的实践总结,撰写《让学习者成为思考者与研究者——现代汉语本科学位论文写作导引与解析》(暂名)一书,即将完稿。

省级获奖与荣誉称号

年,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集体项目);

年,获得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届文学院高歌);

年,获得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届文学院于海燕);

年,指导学生获得第四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初中语文学段二等奖;

校级获奖与荣誉称号

年,获得曲阜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项目);

年,获得曲阜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年,获得曲阜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年,获得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圣地英才奖”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年,获得曲阜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年,获得曲阜师范大学本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年、年、年、年、年、年分别获得曲阜师范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个人简介

杜兆金,男,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导师陈保亚教授。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项目批准号:16BYY),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项目批准号:11CYY),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项目批准号:09XJC)。在《LanguageandLinguistics(语言暨语言学)》、《JournalofChineseLinguistics(中国语言学报)》、《中国大学教学》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SCI、AHCI索引论文3篇。论文曾获“山东省第二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博士论文入选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历史语言学和语言接触研究”系列丛书。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理论语言学、语音变异和演变、二语习得、语言或方言接触。

学习与工作经历

.9-.7,枣庄学院,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学习

年8月-年7月,山东省枣庄市十里泉酒业公司,办公室文字秘书工作;

.9-.7,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师从陈克守先生,年7月获文学硕士学位;

.7-.8,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讲师,讲授“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和“逻辑学”。

.9-.7,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师从陈保亚先生,年7月获文学博士学位;

.7-至今,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讲授本科生专业基础课“语言学概论”“逻辑学”和专业选修课“汉语语音学”“语用学”,讲授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语言学研究方法论”“理论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用学”和专业限选课“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汉语语音文字概说”。

参加学术会议交流与学习经历:

年1月7日-9日,上海大学参加“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国际论坛”国际会议,提交论文《元音三维声学空间与维汉韵母匹配》,并做大会报告(20分钟)。

年6月19日-21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参加“首届亚太语言文化生态国际会议”,提交论文《元音三维声学空间与中元音音位归并》,并在分会场做报告(20分钟)。

年12月4日-6日,上海师范大学参加“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国际论坛-”,提交论文《语音标记性与维汉声调匹配》,并在分会场做报告(30分钟)。

年8月21-22日,在苏州大学参加“第七届高等院校语言学课程高级研修班”,获结业证书。

年7月14-16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参加“第三届语言类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母语类型的多维干扰----维吾尔语重音模式匹配汉语声调的机制》,并在分会场做报告(20分钟)。

科研项目

(1)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项目名称“北方汉语和阿尔泰语言的接触及其演变机制研究”

(2)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项目名称“基于语言类型差异的汉维语言接触研究”,于年结项,结项等级:良好;

(3)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项目名称“语言类型学上的差异对语言接触的影响——以维吾尔语、汉语接触中的语音匹配为例”,于年1月免于鉴定结项。

作为研究团队骨干成员,参与以下项目的研究:

(1)参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中国语言及方言的语言接触类型和演化建模研究”在研。

(2)参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严格语音对应的汉语与民族语关系字专题研究”,在研。

(3)曾参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汉藏语言有序对应数据库的亲缘关系计量研究》已结项。

(4)曾参与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基于严格语音对应同源语素的汉藏语系数理谱系分类》已结项。

主要论文及著作

(1)《语音标记性与维汉声调匹配》(杜兆金、陈保亚),《LanguageandLinguistics(语言暨语言学)》

(2)《维汉接触中声母匹配的特征基础》(杜兆金独著),《JournalofChineseLinguistics(中国语言学报)》

(3)《元音三维声学空间与维汉韵母匹配》(杜兆金、陈保亚),《LanguageandLinguistics(语言暨语言学)》

(4)《语言生态视阈下语言接触的观念与方法刍议》(杜兆金独著),《语言与语言生态研究》,1-14页,暨南大学出版社,年9月。国际会议论文集论文。

(5)《论成绩评定的双轨模式——基于精品课程改革的分数排名分析》(陈保亚、杜兆金),《中国大学教学》年第2期,77-80页。

(6)《墨家的异质语言观思想探析》(杜兆金独著),《东方历史文化评论(JournaloftheOrientalHistoryandCulture)》。

(7)《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语言学》(宋作艳、李子鹤、杜兆金、邵琛欣、邱立坤、陈保亚),北京出版社,年。

(8)《精品课程的理念:能力先于知识——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建设》(陈保亚、杜兆金),《中国大学教学》年第9期,48-51页。

(9)《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语言学》(宋作艳、李子鹤、杜兆金、傅林、邱立坤、陈保亚),北京出版社,年。

(10)《类型学差异对语言接触中声调匹配及回归的影响》(杜兆金独著),《南昌大学学报》年第2期。

(11)《多元文化对语言歧义理解及运用的影响-----以新疆农业垦区为例》(杜兆金独著),《农业考古》(北大中文核刊)年第4期。

(12)《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语言学》(宋作艳、李子鹤、杜兆金、傅林、邱立坤、陈保亚),北京出版社,年。

(13)《郑曹片枣庄方言与普通话接触的语音变异规律研究》(杜兆金独著),《农业考古》(北大中文核刊)年第6期。

(14)《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语言学》(宋作艳、李子鹤、邱立坤、傅林、杜兆金、陈保亚),北京出版社,年。

主编《东方历史文化评论》(第一辑),年8月,TheLongHillPressBostonMAUSA,位次:1/4。

获奖与荣誉称号

(1)论文《元音三维声学空间与维汉韵母匹配》(杜兆金、陈保亚),获“山东省第二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获奖时间:年8月18日

(2)指导级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二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浸润策略研究》获得曲阜师范大学“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年6月,证书编号:X052

(3)指导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左传中“征”与“伐”使用情况及对比》获得曲阜师范大学“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年6月,证书编号:X004。

(4)指导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试论利津方言的声调格局与阴入调的归派——基于实验语音学、听辨实验的田野调查材料的分析》,获得曲阜师范大学“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个人简介

刘善涛,自硕士起专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词汇学与词典学方向,现在曲阜师范大学省级重点学科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工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指导老师。主持山东省社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项目、曲阜师范大学社科项目3项;参与国家社科、国家语委项目3项;发表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5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次,发表论文4篇;在《中国社会科学报》《语言文字报》《今晚报》发表报刊文章60余篇。硕士学位论文获年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另获天津市语言学会年学术年会学生组优秀论文奖、南开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南开大学云林奖学金等。自年7月入职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以来,给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开设应用语言学研究课程,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开设教学案例分析课程、给中文本科生开设语言学概论、语用学概论等课程。

学习与工作经历

.7——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应用语言学教研室工作。

.9—.7南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9—.7鲁东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0—.6山东大学,自考新闻学本科专业,准予毕业。

.9—.7枣庄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获学士学位。

科研项目

主持课题:

1、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辞源》编修百年史及其现实意义”,在研。

2、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王云五系列语文辞书的释义与对比研究”,在研。

3、曲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王云五系列辞书编纂的辞书学背景研究”,在研。

参与课题:

1、参与国家语委重点项目“汉语外来词形式称名变异研究”,第三参与人。

2、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层偏误标注的国别化汉语中介语动态语料库建设与研究”中的语料库建设工作。

3、参与辞书编纂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张志毅教授主编的《反义词大词典》的校对工作。

主要论文

1、汉语外来异名同实概念词的词汇分布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年第4期。(CSSCI,独立)

2、汉语语文辞书编纂四百年,国际汉学,待刊。

3、对外汉语新词教学信息库的研究与实现,语言文字应用,年第1期。(CSSCI,第一作者)

4、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词义猜测的实证研究,南开语言学刊,年第1期。(CSSCI,独立)

5、对外汉语学习词典插图配置研究——以《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为例,辞书研究,年第2期。(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辞书学会会刊,第一作者)

6、“中枪”新义的产生历程,语文建设,年第7、8合期。(中文核心期刊,独立)

7、中型学习词典信息库的建立和属性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年第2期。(CSD核心,第一作者)

获奖与荣誉称号

.11获南开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

.12获南开大学云林奖学金

.11获天津市语言学会年学术年会学生组优秀论文二等奖

.5获年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个人简介

王群,女,年9月生,山东淄博人,汉族,博士,副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国际汉语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导师。年7月至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

学习与工作经历

年9月-年7月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学士学位

年9月-年7月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史方向获硕士学位

年9月-年7月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汉语史方向获博士学位

年7月至今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

科研项目

明清山东方言副词系统性考察(山东省社科项目,主持)

明清山东方言背景白话文献副词研究(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主持)

明清山东方言语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参与)

主要论文

试论“才”和“就”语义变化的双向性和不平衡性,《语言科学》

词义系统性考察与汉字规范化,《山东社会科学》

唐宋禅宗文献“自X”类词的历史形成,《齐鲁学刊》

《醒世姻缘传》“浑身”副词用法的形成,《中国语研究》

《醒世姻缘传》副词“白当(百当)”来源探析,《中国语研究》

论《说文》“转注”及相关问题,《齐鲁学刊》

论许慎“转注”概念的真实用意,《汉字文化》

明清山东方言特殊程度副词试析,《中国语研究》

“矮”“短”“矬”为什么都有矢,《汉字文化》

主要著作

《明清山东方言背景白话文献副词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论集》山东大学出版社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参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个人简介

邵红艳,女,山东省汶上县人,文学博士,现任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年7月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翌年考入浙江大学古籍所,师从贾海生教授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学,并获硕士学位。年师从浙江大学古籍所崔富章教授研习先秦两汉文学文献,年6月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并获博士学位。年7月回母校曲阜师范大学任教,为本科生讲授《现代汉语》和《汉语修辞学》等课程。年6月师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杜泽逊先生做“博士后”。

学习与工作经历

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

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硕士学位。

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

年7月至今,在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

年6月,师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杜泽逊先生做“博士后”。

科研成果及主要论文

年4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博士后面上资助“《白虎通疏证》整理与研究”

1.《〈白虎通〉暨〈疏证〉之误一则》,《中华文史论丛》(年12月20日)

2.2.《〈续修四库全书·白虎通疏证〉订误——王先谦〈皇清经解续编〉本优于淮南书局本》,《图书馆杂志》(年5月15日)

3.《〈白虎通疏证〉版本考》,《图书馆杂志》(录用待刊)

4.《〈白虎通〉版本考》,投稿待审。

个人简介

邢慎宝,年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毕业,师从王平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方向为汉字发展史、域外汉字,现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近年一直从事有关汉字发展史、域外汉字方向的学术研究。

学习与工作经历

.9-.7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博士

.9-.7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硕士

.3-.5韩国釜山庆星大学汉字研究所

.9-.7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学士

.7-.9山东省临沭县第一职业高中中文教师

主要论文

国外期刊:《全韵玉篇》研究《汉字研究》第5辑.12

国外期刊:《全韵玉篇》同字与宋本玉篇同上字比较研究《汉字研究》第6辑.6

Cssci核心期刊:《原本玉篇》俗写字分类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年第2期

主要著作

域外汉字研究与传播书系《全韵玉篇整理与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

《中国异体字大系·隶书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2

个人简介

王翰颖,女,年生于山东曲阜,文学博士。现任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讲授古代汉语、文字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古典文献等。山东省语言学会会员。任教以来,先后在《中国书法》、《美术观察》及省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了《训诂学新编》、《中国古代名物通释》等著作,并参与课题“训诂学网络课程建设研究”的完成。

学习与工作经历

、9——、7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学士学位

、9——、7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获硕士学位

、8——、8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任教

、9——、7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

、7——至今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

主要论文及著作

高诱《吕氏春秋注》引《论语》考《绥化学院学报》年12月

“书肈与自然”——汉代书论中的自然观及其成因分析《美术观察》年12月

蔡邕书法美学的哲学基础《中国书法》年10月

《新编训诂学纲要》,齐鲁学刊,年出版,位列第四

个人简介

张建勇,男,山东省邹平县人,文学博士。现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汉语史的教学与研究。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古代汉语》、《汉语语法史》、《音韵学》、《文字学》等课程。曾参与编纂《中华大典·民俗典·风俗民俗分典》,任《地方风俗分典》副主编。参与《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的撰写,承担“小学类”文字部分的一部分。

学习与工作经历

.9-.7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文学学士。

.9-.7山东省邹平县魏桥中学高中语文教师。

.9-.7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文学硕士。

.9-.7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学博士

.8-至今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教师。

个人简介

刘金文,女,年生,文学博士,年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留校工作至今。研究领域应用语言学、修辞学,给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相关课程。主编出版《逻辑学》、《教师口语与训练》教材两部,在《社会科学家》、《齐鲁学刊》、《高教发展与评估》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参与国家级、省级项目多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校级教改项目各一项。

学习与工作经历

/09—/06,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

/09—/06,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

/09—/06,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

工作经历:

/07—,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至今。

科研项目

1、校级课题:言外之意的语言生成机制研究,/06。

2、校级教改课题:网络背景下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主要论文及著作

[1]《孔子“辞达”观新论》,《社会科学家》。

[2]《〈史记〉春秋笔法与人物形象塑造》,《齐鲁学刊》。

[3]《儒墨教育思想差异:“乐学”与“强教”》,《高教发展与评估》。

[4]《儒墨教育思想的差异及其价值》,《牡丹江大学学报》。

[1]陈克守,刘金文主编:《逻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年版。

[2]秦海燕,刘金文,王恩旭主编:《教师口语与训练》,山东人民出版社年版。

个人简介

王恩旭,辽宁朝阳人,博士,讲师,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为句法学、语义学、词典学、计算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在《外国语》、《语言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语言学论丛》、《中文信息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5篇已经录用,即将发表),出版学术专著1部。

学习与工作经历

.7-.6: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9-.7:在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3-.7:在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语言学方面的教学工作;

.2-.2:在俄罗斯秋明国立大学从事汉语教学工作;

.7-.1:在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语言学方面的教学工作。

科研项目

A.主持在研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分别是: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面上资助项目《面向计算的汉语词的语义结构及释义模式研究》(M);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面向计算的汉语实词的语义结构及释义模式研究》(16CZWJ31);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项目《现代汉语词语释义的原则与方法研究》(YB-45)。

B.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学科“语义学”分支内容的编写工作,负责编写5个词条,分别是:谓词(predicate)、个体谓词(individual-levelpredicate)、阶段谓词(stage-levelpredicate)、逻辑谓词(logicpredicate)、降级述谓结构(downgradedpredication)。约字,目前已交稿。

C.参与在研重大科研项目3项,分别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12ZD);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计划)项目子课题《语言认知的神经机制》(CB);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汉语意合语法框架下的词汇语义知识表示及其计算系统研究》。

D.参与在研《汉语动词配价词典》、《汉语形容词配价词典》、《汉语名词配价词典》等的编纂与修改工作。

主要论文及著作

1.词义中物性角色的分布及其对词语释义的影响,外国语年第6期,第35-47页。

2.汉语典型不及物动词被动的共性与个性[J],现代外语年第3期,第-页。

3.机器词典释义模版的构建过程和运用案例[J],中文信息学报年第1期,待刊。

4.意愿知识的细颗粒分析——以现代汉语双及物句为例[J],语言学论丛,年第57辑,待刊。

5.“给+(p)+V”句式中p的语义所指分析[J],现代中国语研究年第12期,第41-50页,(日本)朋友书店株式会社发行。

6.代词句内指代的影响因素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年第6期,第51-57页。

7.事件结构分析的新方法——《解释运动》述评,语言学论丛第53辑,第-页。

8.“部分–整体”转喻中语义冲突的形式化描写,逻辑学研究年第2期,第84-97页。

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语义解析。齐鲁学刊年第1期,第17-21页。

10.怎样形成具有开拓性的博士论文选题,中国大学教学年第5期,第42-48页。

11.话语标记“告诉你”的语义解释[J],汉语学习年第4期,待刊。

12.TheMeaningoftheChinesePolysemousAdjective“Hao”(Good).ChineseLexicalSemantics.WuYunfangetal.(Eds),CLSW,SpringerVerlag,BerlinHeidelberg,Oct..

国际汉语教师自主发展导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独立撰写)

获奖与荣誉称号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成果《国际汉语教师自主发展导论》,年1月。

京师范大学“届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年6月。

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研究生(博士)学业一等奖学金(学年、学年2次)。

济宁市第二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代词句内指代的影响因素分析》,年12月,济宁市委宣传部。

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获奖成果《外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软件》,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

语言学学科的老师已经介绍完毕啦,

期待小萌新们与老师们的相遇呦,

我们下期再见啦!

曲园文院

-聚文院文化传-

内容来源:文学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