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0324/4359796.html1
1
1
专业介绍
通信和光电工程方向包括通信工程专业和光电工程专业。
通信是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通信工程专业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本科专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人才。教学团队基础雄厚,有着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团队、国家级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等。科研实力雄厚,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近年来,学生升学就业率一直稳定在%。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早在年就开始从事利用光电、光纤技术进行通信传输、信息采集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是国内在该领域起步最早的单位之一。一直与我学院的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专业紧密结合,强调鲜明的信息类光电专业特点。以聚焦国际前沿优势研究方向、突出航空航天及国民经济需要为特色,强化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注重学生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化系统研制能力培养,建立了具有丰富国际、国内研究经验的中青年教师构成的学科教师队伍。
专业突出和信息与通信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紧密结合,构成以光电通信与信息系统、光电子与激光技术等为主要方向的学科体系。本专业在年开始作为本科专业开始培养本科生,经过多年建设,年成为第二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2
1
专业课程
01
通信工程
专业课程
(67.5学分)
核心专业类
54.5学分
一般专业类
10学分
通信工程
学分
学时
移动通信
2
32
现代通信电线
1.5
16+16
通信与网络
2
32
遥测遥感系统
2
32
软件无线电基础
2
32
光纤通信与网络
1.5
16+16
无线电导航系统
2
32
图像信号处理
2.5
32+16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1.5
16+16
计算机网络
2
32
专业课程要求学分67.5,其中包括核心专业要求学分54.5,一般专业类学分10。一般专业类学科设置为移动通信、现代通信天线、通信与网络、光纤通信与网络、无线电导航、图像信号处理、软件无线电基础、遥测遥控系统、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
02
光电工程
专业课程设置紧密围绕信息类光电专业特点,在夯实光电理论基础之上突出与通信、无线和电子等信息基础的交叉与融合,形成了以《物理光学》、《光电信息技术》、《光纤通信与网络》、《应用光学》等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
(56学分)
—核心专业类
40学分
一般专业类
14学分
光电工程
学分
学时
物理光学
2
32
光纤通信与网络
2
24+16
光电信息技术
2
32
应用光学
2
32
工程量子力学
2
32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1.5
16+16
激光原理与技术
2
32
自动控制原理
2.5
32+16
特色课程
《物理光学》是在光的电磁场理论基础上,研究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包含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等物理现象,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这些规律和现象,并能将之用于实际光学系统分析和设计。
《光纤通信与网络》面向高速信息传输主要技术的光纤通信技术,介绍光纤通信系统中关键器件与系统的原理与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与光纤网络的基本知识、原理、计算方法及相关发展动态。
《光电信息技术》融合光学、电子学及信息理论等多学科内容,面向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光学信息获取、传播、检测的技术与方法,从而具有分析与设计光电信息处理系统的能力。
1
3
1
师资力量
通信工程专业具有十分强大的师资力量,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若干人。我们有着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团队1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
优秀团队
带头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
张晓林
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张晓林
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张*
教育部创新团队
张*
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
张有光
光电工程专业建立了一支以具有丰富国际、国内研究经验的中青年教师为主构成的有活力的教学团队:45岁以下占比高于50%,%具有博士学位,90%以上具有国际知名院校学习或工作经历,8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多人入选“新世纪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人才计划。
光电工程代表性教师简介
郑铮,教授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光电子专业学士学位,美国普渡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朗讯技术公司等任研究员,从事光纤通信系统等研究。长期从事信息光子系统与器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发表SCI论文百余篇,获专利三十余项(其中美国专利6项)。中国电子学会会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航蓝天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主讲教师。
刘建胜,教授
—
山西大学物理系光电子学学士,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工学博士。主要从事光电信息系统,光纤通信与传感系统,生物光子学,微纳光学器件等方向的研究工作。曾先后主讲《电路分析》、《光电子学理论》、《光纤通信》、《现代通信新技术—光纤通信部分》等本、研、留学生课程。长期担任校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成员、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
闫娟娟,副教授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学院博士后,悉尼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光电信息处理和光通信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近百篇;主讲《光电信息技术》等多门本科、研究生及留学生专业课程,多次担任士谔书院及高等理工学院本科生学业导师。
张梦,副教授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及光电子工程学院学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硕士,英国帝国理工物理系博士,北航“卓越百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长期从事非线性光纤光学及感知应用研究,主讲《激光原理及技术》等课程,并担任学院班主任、学业导师。
李奕晗,副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学士,美国普渡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北航“卓越百人”特别副研究员,曾任职美国IMRA公司研究员。长期从事光子无线通信与微波光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讲《超快光学》等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课程,一直担任士谔书院及本院班主任、学业导师等职位。
通信与光电工程教师们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学科方向前沿,以“教书育人”为最根本的任务,严谨又和蔼,E世界的老师们一定会成为大家学习路上的良师益友!
1
4
1
科研方向和实验室资源
01
科研情况总览
通信工程专业在遥控遥测、导航定位、空管网络等方面实力雄厚,持续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奖励8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光电工程专业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口课题、国家重大科研仪器开发项目子任务等国家级项目。
面向国家航空航天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形成了高频宽带光电信息传输与处理、全频段微波光子学、微纳光子器件与新型材料、超快与非线性光纤技术等优势特色学科方向。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在Nature/Science子刊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
重点研究项目
光子无线通信技术
融合具有超大带宽信号生成与处理的光子技术与微波、毫米波和太赫兹等泛在接入的无线技术,研究面向6G/下一代通信的超大容量数据收发与柔性互联异构网络等基础技术与系统。
光子集成芯片
将不同种类和功能的分立光学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作为一个整体实现光信号的传输、调控、接收和处理等功能,研究基于光子芯片的高速光通信、光互连、光传感、光计算以及量子计算等应用的基础关键技术。
超高精度光电感知
融合宽带、异步光脉冲生成技术与多维度光电感知技术,研究面向超高精度时、空、频多维感知的核心光源与全谱段感知基础技术与系统。
02
实验室资源
通信工程在本科生中开展“我为北航科研发展助力”活动,鼓励学生(同时面向试验班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了解专业方向和学术前沿。
光电通信实验室在“”、“双一流工程”以及团队科研经费的支持下,投资千万以上购置了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在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上建成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光信息技术试验平台,并支撑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实验研究成果的产生。
同时,上述实验条件每年都积极通过“大创计划”、“智库”等多种校级、院级途径向优秀本科同学开放,为进一步促进学生了解专业方向、接触学术前沿、提升创新能力、为有的放矢选定专业方向提供支撑等提供有力支撑。
1
5
1
升学就业
通信工程专业一流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近3年,共培养了名毕业生。高达%的升学就业率让选择通信工程专业的同学从不缺好工作、好发展、好前途!
光电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能够适应通信、电子信息类的岗位需求,同时通过对于光电技术相关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与适应的岗位方向。在升学方面,我学院的光学工程等相应学科方向每年招收的保研、考研同学数量与本科本专业毕业生数量能够很好地匹配,使有意愿进一步深造的同学都有相应的学习机会。
本次专业介绍就到此结束啦!如果你对电子信息技术感兴趣,想要了解更多关于E世界魔法,就加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吧!E世相遇,携手探索,我们等着你来,一起在E世界中纵横驰骋,披荆斩棘,一起享受电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