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学(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LIS)素来是个小众学科,申请国外项目的时候可供选择的学校并不多,像本人这样申请PhD的可能也就更少了。在准备申请的过程中,过往的申请总结和面经都极少,以至于让LIS的申请者多半会在面对择校、择师、择方向等问题时懵逼很久。每思及此,本人便觉得应该写个总结,介绍一下流程和经验,供后来的孩子们参考。然而在三四月份被毕业论文和毕业杂事吊打之后,若不是前几天又新来了一封迟到的拒信,愚蠢如我估计就快完全忘记自己今年还申请过博士这件事了。
本人着笔写这篇总结旨在分享第一手申请经验,作为前车之鉴,期望能为后来人的LIS申请尽一点绵薄之力。同时,本人也希望给其他专业的同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尤其是给像我这样背景不硬,水平一般的非大牛普通申请者一些鼓励和指引。我的同学中有不少人都拿到了很多很好的offer,然而却没有把经验扩散出去,因此本人也想在此抛砖引玉,呼吁更多的大牛都能来写一下申请总结,造福众生。
另,如欲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先汇报一下惨兮兮的申请结果:
本人一共申请了7个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PhDProgram,截止目前为止结果均已确定如下:
RutgersUniversityatNewBrunswick;UIUC
UniversityofMichigan;UniversityofWashingtonatSeattle;UNCatChapelHill;DrexelUniversity;UniversityofMarylandCollegePark.
后文则是本人对申请及准备经历的具体介绍,并对申请中可以避免的问题、短期可以提高的方面、以及研究方向和学校的选择提出了具体建议。后续内容分为如下部分:1)个人背景,2)申请博士的原因,3)申请Timeline介绍及“弹药”准备(申请文书、英语成绩、推荐信与套磁),我不是一个招生工作者,但也算是LIS专业极少的博士申请中“以身试法”过的人,希望自己这只小白鼠能对未来的申请者有些许借鉴意义。
个人背景
本人的背景条件讲道理应该属于今年系里硕博申请大*里的中下游:比如GPA不太闪耀、英语成绩各种达不到minimum的硬伤、publication不硬、以及推荐信也没有熟悉的知名海外老师等。简要概括,本人的背景情况大致如下:
硕士:北大信息管理系情报学(GPA3.77)
本科:南开大学图书馆学(GPA3.83)金融学双学位(GPA3.72)
GRE:V+Q+AW3.0(AW感人。。。)
TOEFL:(29/28/23/25)
Publication:14篇中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篇三作/3篇2作/1篇4作/9篇1作),2篇SSCI英文论文underreview
推荐信:1封本系导师、2封南开教授、1封日本筑波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教授
HonorsandScholarships:一些国家奖学金、*府奖学金、校三好学生和科研奖励
参研经历:2项国家社科、1项省部课题、1项自己申请的本科生科研项目
先说GPA。泯然众人的GPA虽然不可能给申请出彩(尤其是博士申请,GPA不是低于3.5这种红线应该都还好),但也不至于拖多大的后腿。申请硕士中GPA的作用本人并不清楚,但LIS博士申请方面,GPA的权重应该相对小,只要有像样的3.5+应该就影响不大,不太需要门门高分拼死拼活,摆平心态别玩儿砸了就好。
再说Publication。在申请美国博士时,积累中文期刊论文其实是一种很吃力不讨好的办法。在今年一起的LIS申请者里这方面应该没有人比我吃的暗亏更多了。若有条件(比如合适的题目、足量的数据、有能力且愿意带你的老师),国内申请者应该尽量多地发表英文论文,包括SCI/SSCI期刊论文和知名国际会议论文皆可,这是彰显自己学术基础、兴趣以及潜力的最有说服力的方式。会议方面,LIS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学科,可参与的会议其实很多,如ASIST、iConference、SIGIR等。当然,有能力的同学完全也可以尝试纯CS的国际会议,在LIS的部分研究领域(如信息检索、文本挖掘、机器学习等)同样好用。尤其是在P大T大成长起来的学生,这种机会应该满地都是,关键是要做有心人,努力把握住它们~
再说英语。自认为英语成绩应该是我申请材料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尤其是GRE的AW简直挖坑。LIS虽然在很多方向上越来越技术化(如DataScience等方向),但毕竟到底是个社会科学领域,博士阶段研究论文的撰写也需要有至少把话说清楚的能力。考虑到这一点,老师看到我的AW可能都会低估我拿这个分数来申请博士究竟是想怎样。。。。另外,部分学校对于GRE成绩是有cutoff的,如西雅图华盛顿传说AW3.5就不看材料直接拒信。虽然说申请材料是一个整体,但成绩上还是不要有硬伤比较好。不求AW到5分以上,但最好达到4分(AW4分似乎是48%,还没到50%)。UNC的official底线就是AW4.0。V+Q方面,坊间传闻的底线都是,在+的基础上一般是V越高越有利。就比如本人的成绩若是V+Q应该比现在的V+Q更加有竞争力。如果到+且AW够到4分,在申请LIS博士时应该是有利的。总之,请尽全力不要拿AW3.0申LIS的PhD。
推荐信。推荐人的reputation和title固然重要,但推荐人对申请者的熟悉程度则更加重要。若推荐人只有一面之缘互不熟悉,那应该也写不出什么有作用的推荐信。尤其是海外学者对这方面一般都很严格,对于不熟悉的学生要么不写,要么只能泛泛而谈。这样的推荐信只能算是心理安慰,对于申请真心没有什么作用。理想情况下,若能和领域专家(尤其是海外专家和有丰富海外背景的国内专家)有合作研究、或参加过短期课程,则都是提出推荐信请求的良好契机。在三封推荐信中若有一封来自非homecountry的推荐人,是大有裨益的(此说法来自于申请中套磁的老师,该老师在ad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