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磅丨我校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复制链接]

1#
氨基多糖季铵盐鼻腔冲洗液 http://www.yawbh.com/shdyzj/9409.html

近日,从《关于发布“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的公告》(中商联科技委〔〕8号)获知,我校牵头申报的“大数据下机器学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年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大数据下机器学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由我校计算机学院梁艳春教授牵头,与内蒙古民族大学、浙江英洛华康复器材有限公司共同申报,梁艳春,姜静清,傅晓阳,乔世成,魏中华,裴志利,吕威,姜明洋,王婧,春花,冯广慧,张智丰,李想,刁宇峰,路扬等人共同参与完成。此项目汇聚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5项企业合作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机器学习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人工鱼群智优化算法的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维稀疏分类模型的研究、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等,项目组共发表学术论文78篇,其中SCI论文48篇,EI论文23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3项。所开发的具有自主版权的平台和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全国商业行业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推广、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以此推动商业行业科技进步。本年度经各单位申报,中国商业联合会组织初评、专家评审、评审委员会审定通过、拟授奖项目公示,共评出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项(其中特等奖14项、一等奖98项、二等奖项、三等奖项)。

什么是“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全国商业行业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推广、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以此推动商业行业科技进步。

中国商业联合会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单位,每年将从获得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项目中,择优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

“大数据下机器学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介绍

本项目研究大数据应用下机器学习相关关键技术,属于计算机应用与人工智能研究范畴。

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

1.机器学习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因重测序数据,提出和研发一套全基因组的高维SNP相互作用挖掘软件和并行计算平台。提出双向注意力机制,分别从序列维度及特征维度两个方向生成与磷酸化相关的蛋白质序列表示,并通过可视化该序列表示,展现其生物可解释性。

2.相关群智优化算法的研究。

将人工鱼群算法与信息熵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信息熵和人工鱼群的聚类算法。

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维稀疏分类模型的研究。

构建深度学习的文本特征提取模型,提出新的适用于海量文本特征提取的深度学习稀疏网络拓扑结构和学习算法,构建语义主题模型的文本特征提取方法,搭建基于主题模型和深度学习的文本特征提取平台。

4.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

研究智能监护视频对象识别与检索关键技术,将所提出得深度学习场景识别算法应用于智能养老监护系统,实现多模态场景检索,提高智能养老视频识别信息处理能力。

牵头该项目我校教授简介

梁艳春教授

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高级专家

梁艳春,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高级专家,国务院*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南粤优秀教师,现任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

他在吉林大学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从教45年,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过17门课程,编写教材讲义5部。

曾多次获得教学成果优秀奖和优秀课程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和先进个人。年被评为吉林大学首届师德先进个人,年被评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首届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年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教学名师。培养博士生40余人,硕士生余人。

Q1

请问您是否能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申报的研究项目?

这是我们自年“机器学习算法及应用研究”项目获得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来,以“大数据下机器学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为题,第二次作为牵头单位联合申报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并再次获得一等奖。

这个奖项综合了课题组近年来承担的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个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5个企业合作项目,以及发表的48篇SCI论文和23篇EI论文。成果内容包括机器学习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有关群智优化算法的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数据建模研究,以及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应用等。发表的论文被广泛引用,如年发表在NeuralComputingandApplications的论文,被列为高被引论文(根据其受到引用的次数,将其归入该学术领域中最优秀的1%之列),目前被SCI引用90次。

Q2

作为本次获奖项目的牵头人,您认为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首先要持之以恒。作为本次获奖项目的牵头人,我连续两次组织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学院团队与内蒙古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团队的联合申报。

与内蒙古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团队持续十几年在机器学习相关领域的合作基础,是我们可以连续两次申报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得成功的关键。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于,一是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使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引入新的研究成果和理念;二是可以凝聚力量,形成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两方面的有力互补。我们的这两次获奖,都与当前非常流行的机器学习相关。我们有计划地把“机器学习”作为一门逐渐壮大的选修课,给计算机类五个专业的学生分别开设起来,近年来机器学习课程授课教师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多个不同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团队的成长壮大,对于教师队伍整体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梁老师在我校第二届师德标兵表彰大会报告会上发表讲话

Q3

对于如何深化产学研合作,以科技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实现教学科研“相促进”,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深化产学研合作,是我们实现以科技推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计算机学院将在未来几年,与珠海市的一些大型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产学研合作,争取在某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如以产学研结合的形式重点攻克无纸化会议系统中会议音频自动生成文字会议记录的难点问题,促进新型智能无纸化会议系统关键支撑技术的形成;开展面向软件自动化的关键技术研究,促进实现软件的人工智能生成定制,以满足电力、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不同业务需求等。将继续与英洛华康复器材有限公司合作,把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养老康复设备相结合,助力研发英洛华智能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系统。

这些工作,有赖于我们和其他高校、企业一起合作完成。它的实现,将对我们学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学科建设、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流专业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Q4

对于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

请问您有什么建议给他们吗?

我们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大学生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加专业老师的科研项目,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发挥聪明才智。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在指导届学生毕业设计阶段,曾分别结合两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有针对性的指导他们总结研究结果,形成学术论文,投稿到国际期刊。

在审稿过程中,我们根据审稿人的评审意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认真修改论文,使得研究工作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论文最终分别被国际期刊录用。这个过程,对于大学生是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梁老师与学生合影

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动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服务,坚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紧密围绕学校教学与人才培养定位展开,按照“统筹规划、整合集成、突出特色、务求实效”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了“市场需求引导、多元化投入、开放共享、协同发展”的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等65个研发机构资源优势,积极为区域企业解决在生产、研发等过程中的难题,年均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检测服务余批次,人员培训余人次,与企业签订横向课题经费年均万元以上。

近五年,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6项,其中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3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本次获得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我校深化产学研合作的硕果,是校企合作创新、科技创新推动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我校在科研团队建设和科研成果培育方面的又一次突破。

来源SOURCE科研处撰文WRITER邓诗蓓排版EDITOR罗泽琳责编RESPONSIBLEEDITOR汤义和、陈宇、林志扬、林悦、廖阔版权COPYRIGHT图文由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新媒体中心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点击在看越来越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