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周学军三进南开感念师恩 [复制链接]

1#
周学*:退役中校*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史学部聘任制编辑

今年5月21日,适逢业师张友伦教授九十寿诞。作为师母李景云教授的级本科学生和恩师张友伦教授的级硕士研究生,现回顾一下我就教于师母和恩师的经过,以表达我对师母的怀念之情,并祝恩师健康长寿。由于时隔久远,加之三进南开,我的一些记忆不免重叠混淆在一起。如有失实之处,请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补正。

第一次走进南开园

我对历史学的兴趣,大约萌芽于年7月—年7月初中学习时期和年9月—年7月高中学习时期。年7月7—9日高考结束后,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前,河北省考生就按照统一下发的标准答案,估算各自的成绩后,填报了高考志愿。出于对历史课程的喜爱,我在重点大学、普通大学和专科学校的所有报考志愿中,无一例外地填报了历史学专业。8月下旬的一天,家父冒着酷暑,骑车20多里,从我的高中母校拿回了南开大学录取通知书,我如愿以偿地被录取到历史系世界史专业。

年9月初,我第一次独自离开家乡河北省定县(年改称定州市),前往天津入学报到,第一次走进了南开大学校门。在随即进行的入学教育中,历史系团支部的徐达老师、元青老师和班主任侯杰老师陆续向我们介绍了南开大学历史系的基本情况。我们这些刚刚入学几天、尚处于懵懂状态的新生,第一次知道了张友伦先生的名字。不过,在本科学习期间,我们接触更多的是师母李景云老师。年3—7月,师母为我们这些级中国史、世界史和博物馆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世界中古史》课程。师母声音洪亮,授课认真,常年坚持在本科教学第一线。同时,结合教学工作,对世界中古史诸多课题进行研究,在俄罗斯和东欧中古史领域用力尤勤,深得国内史学界同仁的认可和赞誉。虽然师母为我们授课已经过去了35年,但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她为我们授课时的情景,同学们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