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载校庆访谈录VI同音共律与时俱进 [复制链接]

1#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你了解多少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徐曼琳

四川外国语大学俄语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年考入四川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文学博士。

——

教授简介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俄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

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委会委员;

四川外国语大学嘉陵优秀人才;

年首届四川外国语大学优秀教师;

年首届四川外国语大学优秀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

曾在莫斯科国立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访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访学;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项,省部级、校级科研和教改项目多项;

专著:《白银的月亮:阿赫玛托娃与茨维塔耶娃对比研究》;

编著:《“俄罗斯学”在中国(第二辑)》;

合作出版:教材《俄语实战口译》;

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流亡中的求索》、《从挚爱到疏离》、《连接古典与现代的诗人——马克西姆·阿梅林》、《俄罗斯诗歌的青铜时代》等学术论文20篇,其中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翻译各种体裁作品10余万字;

指导优秀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二十余篇。

从年的中国人民解放*西南**大学俄文训练团,到中国人民解放*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大队、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系,再到西南俄文专科学校、四川外语学院,直至四川外国语大学。可以说,川外的发展史,就是俄语系的发展史。俄语,是川外发展的根与摇篮。薪火相传历峥嵘,七秩芳华砥砺行。在七十载的发展路途中,一代代俄语人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不断谱写着川外俄语专业发展的熠熠华章。

在莫斯科国立大学进修

本期校庆访谈录,川外广播特别邀请了徐曼琳教授,让我们一同领略川外俄语系的发展历程,并一同见证多年来的累累硕果。

校庆访谈录VI

川外俄语系徐曼琳教授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徐教授与川外结缘已不止半个甲子。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作为老师,徐教授都秉承严谨、踏实的态度,克服困难,追求卓越。

在接受采访时,徐教授回忆道:“我是年进入川外俄语系学习的,还记得当时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的艰苦。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随着网络和其它现代科技的发展,现在学生们的学习条件非常好。比如俄语系购买了“俄罗斯大全”数据库,建设了“俄语口笔译实验室”,老师们也不断地提升自身学识,力求为同学们带来更加精彩的课堂。”学习条件的进步无疑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了便利,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数年来有无数的川外俄语学子走出川外,成为了中俄文明交流的使者。

与俄罗斯当代著名诗人马克西姆?阿梅林合影

教授语录

1.“俄语系的培养特色,第一个是人才培养模式,第二个,是俄语系的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我们俄语系的传统,就是老师对于学生,有深深的爱和特别的耐心,用无限的爱和无限的耐心去教育学生。这种传承,对我们来说,是俄语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2.“应用型人才,就是把俄语作为工具,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复合型人才,就是要走“俄语+”的路径。”

3.伟大的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曾经说过:“翻译是文明的驿马。”作为一个语言工作者,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做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使者”,我是这么来理解自己的工作的。所以我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4.“我想用十二个字总结一下未来的规划“强师资,促研究,建金课,育优才”,培育像千里马一样在不同的文明之间往来飞奔的人才,运送不同文明的宝贵财富。”

教授荐书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

哲学史不提供现成的真理,西方哲学史是哲学家们爱智慧、求真理的探索过程;理解历史上任何一个哲学家都要首先理解他的问题。为了体现这样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这部哲学史选择了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