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上海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10/4305294.html点击上方免费订阅
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1)
上一篇,我们谈了,开题和第1周-第4周的整理资料与学习论文结构。
本篇继续,讨论关于项目开发与论文撰写的重要核心部分。
注:文中有出现笔记n的字样是表示在做项目过程中需要保留的过程详细记录,这些资料将来会用在论文的撰写中使用,形式不限。
03
—
论文第三阶段:原型
第5周-第8周主要任务:完成毕业论文项目的初步原型。
1、完成软件项目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相关内容。运用UML图和E-R图等工具表述需求、系统架构、数据结构等。
聊一聊软件需求分析
案例分析
UML大战需求分析
几种情况都可以采纳:
1、采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2、敏捷开发方法
3、快速原型/迭代开发
储备资料:
1、用例图(usecase)和用例规约文档表达需求形成笔记3。
2、用户故事(userstory)拆解和分析,形成笔记4。
3、类图和对象图,设计系统架构,形成笔记5。
4、活动图和泳道等描述系统的不同部件之间的关系和流程,形成笔记6。
4、运用E-R图设计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形成笔记7。
产品经理必看:常用的UML建模详解
2、完成软件开发项目的Demo版本。系统分析后,尽快建立系统架构,并完成一个初步的Demo。
3、确定项目的UI。完成项目的原型设计,制作完大部分的界面设计。
4、完成核心部分或算法的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完成顺序图、协作图和状态图等,形成笔记8。
对于核心算法的实现的伪代码、流程图或盒图等表达,形成笔记9。
(至此,基本的设计工作可以告一个段落,可以带着Demo和前面的几个笔记,与导师做高效交流。)
04
—
论文第四阶段:完成项目开发与制作工作(敲黑板,重点)
第9周-第12周主要任务:基本毕业论文所要求的项目开发或产品制作工作,论文初稿的确定。
1、完成整个项目的开发与制作。
前面设计工作和敲代码已经逐渐在展开了,这个部分是继续完成整个项目开发工作。
笔记10:遇到的难点和困境,以及解决的方法。
笔记11:在开发过程中,记录自己觉得骄傲的实现方法或者表达形式,从技术层面分析自己项目的特点,这可以作为最后撰写论文的闪光点和创新点。(当然创新点也可以从需求提出就已经具备,这个可以在后面撰写论文时再分析)
笔记12:对已经开发完成的部分可以边开发,边测试,根据需求写出相应测试用例,并测试和记录记过。
2、完成论文初稿。
素材:前面的所有笔记、对自己所开发语言架构的一些资料的整理、所阅读文献的心得都可以做为完成论文初稿的素材。
先写出论文大框架,把上面的笔记n和资料先填充进论文的相应部分。
框架和内容如下:(具体框架描述,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仅为参考)
序言/引言:
项目或系统开发的背景,必要性(点出本系统的特点,复制黏贴笔记1);
与其他项目相比较,复制黏贴笔记1。
开发工具简介(字数不要太多,2-3段,大约-字)
相关工作和创新点,介绍围绕项目系统开发做了哪些的算法分析、核心代码调研等等工作,创新点复制黏贴笔记11。
本文的结构(可写可不写)
系统需求:(描述我们要完成项目的需求内容)
这个部分可繁可简,例如可以加入可行性分析、业务流程背景和分析等等。笔记2-笔记5,有大量的素材提供我们使用。
系统设计:(描述系统架构设计部分)
可以重点突出这个部分。
笔记6和笔记8的内容整理好,就可以复制黏贴在这里。
数据库设计:
笔记7。除了ER图,还应整理出数据库信息表,如下所例。
系统实现:
展现主要的产品界面,核心的代码(切忌所有代码都黏贴)。如果有更多需要展现的代码可以放在附录里。
核心的代码:复制黏贴笔记9,自己独创的代码,系统核心算法的代码,调试很久后用特殊方法解决问题的,运用了特殊算法编写的代码,能突出作品创新性的代码等,这样的代码可以酌情放入论文中。
产品界面:不要列入所有的界面。对应前面需求的用例图和规约说明展示相应的用户界面,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说明。
黏贴代码的时候注意,需要把代码转换成图片(降低查重率)。
系统测试:
复制黏贴笔记12,对应系统需求部分,设计相应测试用例并进行系统测试。
结论:
描述整个系统开发工作的概要。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还待解决。
笔记10和笔记11的内容可以填充在这里。
参考文献:
按照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可以根据文件名在知网上搜索,获取引用格式),也可以采用endnote等参考文献管理工具。
至少要15篇以上的相关文献引用。5年以内的的文献至少8篇以上。并在论文中做好相应的标注。参考文献的顺序依照论文中的引用顺序。
英文的标题、姓名、单位、摘要和关键字。
整理完内容后仔细从头到尾梳理几遍,做到结构清晰、项目内容表述完整和语句通顺。
(至此,毕业论文主要工作告一段落,前期工作做的好,后面的工作才会越来越轻松。拿着项目成果和论文初稿,可以开心再次约见导师,再次做高效沟通!)
(未完待续)
如果您对软件测试实验室和电子数据实验室的质量体系管理、实验室认可和认证等方面有任何问题,欢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