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菩提手串,诸如菩提老三样、千丝菩提、白玉菩提等,令人眼花缭乱。这些手串大多都带有“菩提”二字的后缀,难道它们都是菩提树的种子吗?事实上,这些与菩提树并无关联。菩提树,属于桑科植物,其果实酷似我们熟知的无花果,但并不能产出各种菩提。
实际上,这些被称为菩提的种子,是对文玩手串中坚果类植物的泛指。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三百多种这样的菩提,每一种都是根据不同植物的果实精心加工而成。因此,根据果实来源的不同,这些菩提手串被赋予了各式各样的名称。文玩世界博大精深,手串的种类远不止于传统的“老三样”、橄榄核和核桃。从果核到草籽,再到绿化带的树籽,只要能盘玩,都能成为文玩人的心头好。更令人惊喜的是,经过精心盘玩,这些手串竟能变得如此美丽动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吧。这是由皂角的种子精心制作而成的手串。在深入了解皂角手串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皂角树。这种树木主要生长在山东、河南、江苏、湖北、广西、安徽等地,其果实皂角仁不仅可食用,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同时,皂角也被广泛应用于洗头等日常生活中。然而,在文玩领域,皂角籽却拥有一个别致的雅号——“富贵菩提”。皂角的皂仁质地坚硬而光滑,油性充足,经过一段时间的盘玩后,会呈现出油光锃亮的外观,非常适合制作手串。这种树木常生长在路旁、家种、沟旁或宅旁,与苦楝子共同构成了这一独特的文玩世界。苦楝子,这种在农村随处可见的果实,虽然其叶子、枝茎和果子都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但每当开花时,却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小时候,我们常将它用作打弹弓的子弹,然而它的汁液若溅到皮肤上,会带来不适的感觉,甚至据说具有一定的毒性。尽管如此,苦楝子在民间却被广泛用于驱虫。这种果实分布于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然而制作苦楝子手串却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果肉那令人难以忍受的臭味,以及果核与果肉紧密相连的特性,都使得清理一串08颗的苦楝子手串变得异常艰难。清理过后,苦楝子展现出别样的魅力。初看之下,它们与柏香籽颇为相似,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精致的纹路上,苦楝子似乎更胜一筹,显得更为美丽。尽管其皮质薄、密度低,容易开裂,但经过盘玩,它们同样能呈现出令人惊艳的美感。无患子,又称木患子,是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常见的绿化树种。大藏经《佛说木患子经》中记载:“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此外,《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也特别强调:“若用木患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倍。”我们通常所见的无患子手串多为黑色,然而,红色无患子手串同样存在,且经过轻微的盘玩后,便能显现出如玻璃般的底色。榆叶梅,这一广为人知的绿化树木,近日在北京等地盛放如雪。尽管其名中带“梅”,但它实际上属于桃属。观察其毛茸茸的果实,不难发现其与小桃的相似之处。其种子精心制作而成的手串,在文玩圈中被誉为“小桃红”,颇受玩家喜爱。榆叶梅手串虽易裂,但包浆后的美感却令人惊艳。这串被誉为“小桃红”的手串,虽出身草根,但搭配后的效果极佳,包浆后的色泽更是锦上添花。
南北酸枣核均可制作手串
其中北方特有的酸枣核与常见的凤眼颇为相似,可暂且称之为“小凤眼”。此类酸枣核属于鼠李科野酸枣的精华,因其与众多文玩菩提的特性相通,故可巧妙编制成08颗菩提念珠,别有一番韵味。在文玩界,酸枣核曾一度被误认为是凤眼的替代品,然而,酸枣核本身的包浆效果却极为迷人。值得注意的是,南酸枣虽然名为枣,却并非我们常说的酸枣,它实际上属于漆树科,在南方被称为四眼果。尽管许多人常常省略“南”字,但熬汤用的酸枣仁与平常我们所见的枣仁截然不同,这一点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对此产生了误解。山楂树,这种并不专为绿化而种植的树木,在许多地方都颇为常见。谈及它的日常应用,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那酸甜可口的糖葫芦。不知何时起,文玩界的新宠儿竟成了山楂核。人们惊喜地发现,这些日常中并不起眼的果实,竟然能巧妙地制作成手串。山楂核手串不仅制作成本低廉,更有趣的是,有手工爱好的朋友甚至可以自己动手尝试。选用未成熟的青山楂为原料,确保了籽的完整不散,为手串的制作增添了别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