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树(琐谈)
赵跟喜
皂角树都结皂角。有一种树长刺,有一种不长。好多年不见长刺的皂角树了。前天去民俗博物馆,看见一棵皂角树,喜欢之极。你看它满身是刺,尖锐无比。人不敢攀爬,兽不能接近,鸟不易栖落。皂角树到了秋天,风吹满树皂角“哗啦啦”响,不时会有皂角掉下来,儿时经常在树下捡拾皂角,会有皂角掉下来砸在头上。皂角砸碎了泡水可以洗衣服。小时候跟母亲到村边洗衣服,我在泉水里拣皂角籽,很好玩。皂角刺是一种中药,水浸泡后涂抹患处可以消肿脱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儿时会见到有人专门采皂角刺的,有年初冬,一位打刺的人将两捆皂角刺寄放在我家后院墙角,到了冬天大雪纷飞时,也没见回来。父亲说,这人一定是出事了。腊月天寒地冻,将皂角刺点燃,可以看见蓝色的火苗。火很旺,那个冬天,会在火盆里放几朵皂角刺取暖。门外是雪,盆火暖暖,至今难忘。我家墙外有一棵,后来因为建墙挖去了。碰见山里的朋友,说是山里也不多了。民俗馆的馆长是我好朋友,喜欢花鸟虫草,他说:这棵皂角树是野生的,没几年,就长这么大了。民俗馆在洛阳老城,过去叫潞泽会馆,是山西长治、晋城生意人建的,现在又派生了匾额博物馆、契约博物馆,是个好去处。这棵皂角树,也是一道风景。·8于涧尾居作者简介:赵跟喜,洛阳人,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原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古碑志研究学者。为我国《千唐志学》学科的创始人。《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叁·千唐志斋(壹)》主编、《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专辑》副主编、《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碑刻墓志卷》副主编、《河洛方言诠诂(王广庆著)整理者。现为洛阳姓氏研究会副会长、洛阳文物收藏学会副会长、碑志石刻委员会主任等。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诗集多部。
本图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