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去参加朋友的结婚典礼,看见新娘穿着一身洁白漂亮的婚纱,随着喜气洋洋的音乐,缓缓的走到了典礼大堂,婚纱后面拖着长长的裙摆,给美丽的新娘更增加了几份美艳。
看到新娘美丽的婚纱,后面拖着长长的裙摆,忽然想到为什么要设计这么长的裙摆呢?拖在地上不怕弄脏吗?要是地上有点东西,不怕刮破了吗?幸亏是婚纱,一般都是租用的,只在结婚典礼上穿。而在古代的女人穿着长长的衣衣服拖在地上,怎样面对这些问题呢?
网络图片
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贵妃、皇后的穿着衣服,后面总是拖着长长的裙摆,不仅端庄而且华丽,但是在那个交通不便利,洗衣技术落后的年代,她们不怕把衣服弄脏吗?
小编翻阅资料了解到,穿衣的“礼制”起源于“汉服”,东汉,汉明帝时期修订了一系列的严格的穿衣制度,制度很严格,穿衣也不是随随便便的。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里,古代女人穿衣服一定不能露到脚,而像什么绫罗绸缎之类的衣服,只有达官贵人或皇族才能穿,平民百姓的衣服一般都是一些个粗布、麻衣,那个时代平民百姓也根本穿不起绫罗绸缎的衣服,在那个年代像这样的衣服是相当奢侈的。
网络图片
达官贵人和皇室里穿衣也是有严格的穿衣制度的,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衣服后边拖着长长的裙摆的,这样的衣服也不是谁能随随便便的穿的。
皇室里只有皇后的衣服,裙摆最长也最为华丽,她在行走时往往后边有一群宫女托起裙摆,有人说即便是这样,不也太繁琐麻烦吗?其实在穿衣“礼制”上规定这是身份的象征,身份越尊贵,裙摆也就越长,就算是皇后这样的衣服也不是天天穿,往往是重大节日,重要的事情的时候才穿的。
像皇后这样身份的人,一般都是根据不同的场合专门制作的礼服,不同场合穿着风格不同,往往都是一次性的,根本就不用考虑清洗这方面的事,即便是洗也不用发愁。皇宫中有专门洗衣服的洗衣房,皇后的衣服有专用的洗衣房。
网络图片
古代女人常常拖着长裙走,这种现象不是天天如此,而是一种礼服,只在特殊场合穿着,平时也是短衣襟小打扮,即便这样,不同阶层的人穿着也是不一样的,往往一看穿衣就知道是什么阶层的人。
古代其他各朝各代的穿衣风格,据说都是根据“汉服”的基础上加以改变的,在封建社会的女人都比较的保守,往往都是裹得严严实实的,除了脸和手露在外边,其他的地方都不能露,有的达官贵人家的千金出门,就连脸还带个面纱。
到了我国的唐朝时期,女人的穿着有了飞跃的改变,完全改变了以前保守的风格。
网络图片
唐朝时期的女人地位有所提高,比起其他朝代更为自由,不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可以自由出行,也更为开放,在宫中的女人穿着更为大胆,一般为轻、薄、露的特点。这种开放自由的穿着打扮,在古代也只有唐朝时期,到了后期又恢复到了保守的穿衣“礼制”。
在古代,没有洗衣粉,洗衣液,肥皂等洗涤用品,她们是怎么洗衣服的呢?
古代虽然没有现在的洗涤用品,但有独特的洗衣方式,可以一样洗地很干净,比如:用草木灰、皂角等
虽然历朝历代的穿衣风格不同,但展示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程中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服饰特点。虽然中华文化几千年很久远,但中华民族穿衣文化的审美和魅力一直都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