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4/t5oft8k.html知识链接:虱子,寄生于人体、其他哺乳动物和鸟类身上。体型较小,无翅,身体扁平,寄生于毛发处,或皮肤上,以宿主血液、毛发、皮屑等为食,其若虫每日吸血1次,成虫每日吸血数次,能传染疾病。我的经历作为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虱子简直就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它也好像是每个人的标配一样。我的童年就好像是一场和虱子斗争的成长史。一、化学物品。每隔一段时间,妈妈都要用一种杀虱子的药粉,兑上水,涂抹在头发上,然后用毛巾紧紧地把整个头捂住。哎呀,妈呀,那感觉,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到处乱串,感觉整个头皮都在痒。没办法,只有用手在头巾上搔痒。我和姐姐看着对方用毛巾包着的头,感觉怪怪的,还打趣着喊对方“包头妹儿”。真是苦中作乐啊!等睡了一觉之后,第二天,再用清水煮皂角,把头清洗干净。二、物理工具。篦bi子,估计很多小伙伴没见过吧,这个可是对付头虱的神器哦。因为它的齿很密,用它来梳头,一下就能把虱子统统梳出来。三、纯手工处理。给大家讲个小插曲吧!小学时,班上有个女同学,她很小时,妈妈就去世了,家里就全靠爸爸一个人打理。对于女儿的生活琐事,照料得不是很好。一天,课间玩耍时,一个同学无意发现她的额头上竟然有一个虱子在爬。于是,一群女孩子便围在一起,帮她找虱子。一旦找到了一个,那高兴劲儿,简直就像发现宝贝一样,然后就用两个大拇指的指甲,往中间使劲一摁,随着“蹦”的一声,虱子瞬间爆浆,感觉好解恨。不知为什么,尽管人们对付它的办法很多,那个年代的虱子好像永远都灭绝不了。原因在于:一、卫生条件差。那个年代,人们用水条件有限,洗头洗澡不是很方便,特别是农村,喂养了很多家畜。整个环境很糟糕,这就给虱子的生存提供了温床。二、人们相处模式很密切。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就是这么亲密无间,既不在乎别人是否干净,也不介意是否会相互传染。很多人长虱子,也可能是被别人传染的。三、天然环保的生活环境。那时,我们没有洗发水,大多数用皂角熬水洗头。没有洗衣粉和洗衣液,老一代的人用草木灰洗衣粉,后来才慢慢改用肥皂,估计成分也很简单。没有农药,这个生活生态都很健康,环保。这些因素,也给虱子提供了生存环境。不知从几时起,虱子悄悄地退出了我们的生活圈尽管“虱子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每当谈到它时,大家都是心有余悸,但还是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