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轻人应该具备的四种核心能力每天坚持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偏方 https://m.39.net/pf/a_4699279.html

首先年轻人的概念不太明确,在这里个人将年轻人定义为18~25岁的,结束高考进入大学、大学毕业却又涉世未深或职场新手。高考结束和大学毕业是人生的两大转折点,有人欢喜有人忧,却有更多人仍然懵懂迷茫。所以在这里给年轻人梳理一下,进入社会必须要具备什么核心能力才能让自己更有竞争力。

1.高学历和高职称

如果有机会考研,请一定要考!如果有机会读博,请一定要读!

不要看网上那些酸学历的帖也不要相信身边酸学历的人,那都是酸葡萄心理;也不要以为硕士和博士真就像电影里面那种只会看书的低能儿一样,那都是剧情需要。人读多书一定不会变成书呆子,书呆子是本来就呆的人碰巧读了很多书形成的。如果有机会在社会上接触真正的博士和硕士,你会发现他们的智商和情商高到你无法想象!大家看看下面的贴图便知:

在职场,大中型企业很多时候晒给别人看的是自己的技术力量,技术力量体现在于自己的团队有多少硕士、多少博士、多少正高副高,研发了多少专利,发表了多少论文等等。对于拥有很多硕士、博士的企业,撰写了很多专利、发表了很多论文的企业,政府也会有各种称号、扶助资金和税收减免方面的扶持,也使得企业更加看中年轻人的学历。试想,一个企业可以一个月一万多薪水聘用一个博士生做点普通研发,却能在政府那里每年申请到数百万研发资金,何乐而不为呢?

在读专科本科期间,可以自行上网搜企业的资料,不要看那种没有未来的小企业,建议定位在注册资本一亿或年收入五千万以上的大型企业,看看他们是不是看重学历,看看核心技术岗位是不是“仅招硕士、博士或有海外留学经历者”,自己便知晓高学历到底重不重要。

方向1(本科生):考研、考博,差几分的来年再考;

方向2(实在考不上研、进了大公司的):评职称、写专利、发论文、编标准、掌握企业核心技术;

方向3(实在考不上研、进了小公司的):以企业为跳板评职称、写专利、发论文、申请政府项目,注意每年汇总自己的专利、论文、项目数,每年更新简历放到网上估值,权衡老板对你的态度、薪水与估值是否相符后再决定自己是否跳槽。

至于如何复习在此不再赘述,网上有太多大牛的经验帖,都很实用,大家自行参考。

2.沟通能力

这是一个很难量化很难评估的能力,学校不教这个能力,但很多年轻人都会在简历里协商“沟通能力强”,感觉很是可笑。但沟通能力并不是狭义的我说你听,让你听懂即可,而是我有理由说服你照我的方法去做,能够通过沟通交流达到我的目的,这才是沟通能力的精髓。

这样说有些抽象,看一些示例就行了:

客户答谢会上我需要做一个介绍公司新产品的讲座,可是这个新产品价格太昂贵,超出了多数客户的预算,我就必须在这短暂的45分钟之内用我的语言来引导客户购买我的产品;

如果遭遇质量投诉,或面对因为价格昂贵、低级失误而即将丢失的客户,就必须合理地约见他们,然后说服他们稳定下来;

新接触一个潜在客户,需要说服他们购买我们的产品;如果这个客户大量使用同行的产品,需要把他们挖过来;工作过程中,部门与部门之间,自己与领导之间,面对客户的审计、政府的审查,自己如何应对,需要的都是沟通能力。能把以上的事情办成的,才是真正的“沟通能力强”。

训练方法:每天三分钟,脑子里想一个有创新点的一个点子,展开头脑风暴,用合理的逻辑把想到的观点串联起来,然后用嘴清晰地表达出来,试着说服自己,如果能成功说服自己则尝试说服他人(如一起进行该训练的同学等),并解决他人提出的所有质疑,每天练习坚持一年,沟通能力将直线上升。

3.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管理能力分为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策划能力在于如何将一个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执行能力则在于在什么时间和怎样去执行小任务。比如一个大任务——考研(理工类),分解成小任务就是复习数学、英语、政治和专业课,然后施展自己的策划能力便是时间分配,再参照自己的时间分配来一丝不苟地进行复习,最后考上研究生就算时间管理能力强,没考上或复习过程中半途而废则时间管理能力和执行力不足。

网上能搜到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的方法,大多都是围绕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来说的,也有把事务按重要程度分类的,个人也比较赞同。在事务太多的话,建议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分类:

1.重要且紧急的:如果手上只有一件事是重要且紧急的,就停下其他工作抓紧时间处理这件事;如果手上又多件事是重要且紧急的,比对任务下达时间和截止时间,组织下属和其他人员(也把此事列为重要且紧急的)加班加点处理完。

2.不重要且紧急的:交给将此事列为重要且紧急的他人去做。

3.重要但不紧急的:这类事对质量要求较高,慢慢做,确保完成任务的质量。

4.不重要且不紧急的:抽空做。

工作事务如何判定是否重要是否紧急可以依据时间节点和未完成任务产生的后果来断定,但一定要把对自身个人发展有益的(例如以自己的名字写的专利、发的论文,自己推导出的有用的理论,自己开发和稳定的客户,自己做出的融资案例等)列为重要,对自己只会有益。

训练方法:做一个任务,例如学习英语,学习Photoshop,学习编程等,然后按照学习内容分解成小任务,自己设定学习进度并记录进度,每天学习坚持一年,你会发现你不仅时间管理能力出众,还学会了你想学的东西,顺便连你的拖延症都给治好了。

4.组织能力

公司是一个团队,团队有分工就有协作。学生时代如果参加过学生会、社团或协会,都充分体验过团队分工合作的激情。每个团队中,总会有个人站出来对自己和其他人进行分工,结合每个人的优势来把这个事情做好,这就是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最考验一个人情商的能力,它不仅需要明白一个任务有什么子任务,每个人又有哪些不同的优势,然后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最后再展开过程监督和事后控制。例如10天后省长要来参观企业,那么动员会上每个人的分工如何,如何给某个部门沟通,详细的参观流程又怎样,生产场地如何布置这些都是需要发起人运用他的组织能力来下达到每个部门的,而每个部门也必须参照动员会的纲要再往下组织和沟通,确保每一个细化的环节都有人清楚明白自己的职责,以及当天如何去执行。同样对待非职场的组织活动,例如组织同学会、旅游、家宴等等,也都能体现一个人的组织能力。

在这里附加一点,自己的价值观在这里也是可以得到提升的。政府领导视察安排午餐晚餐,自己能忍受三菜一汤但能招待人吗,具体要什么档次的饭店;接待国外客户,是安排他们游山玩水好还是蹦迪K歌好还是其他活动,如果是游山玩水具体又游哪里。自己的价值观决定自己的眼界,这是与组织能力相辅相成的,如果上市公司要开年会,很多客户和供应商高管都来参加,你作为主要负责人却把年会安排在农家乐,把活动安排成打麻将斗地主炸金花,那就等着来年找新工作吧!

学生时代如果想要提升组织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会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还有一方面则是可以通过组织班内活动、小范围团队活动等来提升。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人,眼界开阔的人,在职场中更加适合当领导。

以上便是我总结的四个年轻人的核心竞争力,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在未来的发展里不断突破不断前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