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坐拥15位两院院士,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啊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作育英才,传承文明。在中国近代教育的肇始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之一的天津市,坐落着这样一所大学:她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年前奠基初创时,她的学子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新时代新征程,她不负使命、接续奋斗,以爱中华、复兴中华的卓荦作为,彰显着中国高等教育爱国奉献的责任担当。她,就是享誉海内外、有着学府北辰之美誉的南开大学。

十秩沧桑巍巍荡荡

年,天津城区南部的开洼地上,在严修先生、张伯苓先生等人的艰难筹办下,南开大学以一所私立院校的身份诞生了。20-30年代,南开宛若一片桃源净土,在动荡的时局、破碎的国土中栽下桃李,将自己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30年代的南开

年7月,正处于成熟发展时期的南开大学不幸惨遭日本侵略军狂轰滥炸,三分之二的校舍被毁。在这之后,南开被迫南迁,与北大、清华共同组成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峰——西南联大。联大8年时间,有2位诺奖得主,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位院士从这里走出,谱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光辉篇章。

《南渡北归》收录珍贵影像:西南联大课堂

抗日战争胜利后,三校复员北归,年南开大学迁回天津并改为国立。年1月,天津解放,南开大学开始了全新历程。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开大学由一所学科齐全的大学成为了一所文理基础学科学科为重的综合性大学,设有14个系,3个专修科。

改革开放以来,南开大学焕发青春活力。年以后,南开大学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利用老专业基础好的优势,建立了一批新的专业和研究机构。文科重点增设了以财经类为主的应用性专业,并在此基础上于年恢复了经济学院,理科重点增设了交叉、边缘和高新科技类专业。到80年代中后期,南开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及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如今的南开,已发展成为国家工程和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年9月,入选国家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成为36所A类高校之一。

南开园内,每一座建筑、每一方草木都饱经岁月,记录着救亡图存、兴学强国的历史,织就出一幅丰厚的人文画卷。为国家办教育,办以国家为最高目的教育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等思想,鼓励一代代南开人矢志不渝,爱国奋斗。

公能日新,初心不改

作为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南开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学校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艺等。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

(南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目前,南开大学进入ESI前1%的学科领域共14个: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临床医学、数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社会科学总论。其中,化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1‰。ESI排名前1%的学科一般被视为国际高水平学科,而进入前1‰通常被认为学科实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一直以来,南开大学积极构建和发展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也素有本科教育教学光荣传统,年3月28日,教育部公布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南开大学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药物化学商务经济学阿拉伯语眼视光医学6个本科专业全部获批。年,南开大学获批设立环境生态工程本科专业,将培养守护绿水青山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新增设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后,南开大学现有本科专业增至93个,覆盖文理工医等12个学科门类。

年1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了全国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南开大学共有21个专业获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获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其中,哲学、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世界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统计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年以来,学校全面启动实施《南开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年)》,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系统性建设,积极构建具有南开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取得了切实成效。

年9月17日,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南开大学共有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等6个基地入选,入选数量名列前茅。

坚持初心,矢志育人

继往开来兴学梦,盛世华章报国心。南开大学拥有一支公能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如今拥有专任教师人。其中,博士生导师人、硕士生导师人,教授人、副教授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7人。

(南开大学学生活动中心)

长期以来,南开大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南开特色的公能素质教育体系,探索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以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注重培育优良校风,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丰富高雅、活泼向上的成长氛围。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开办创业班,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打造创业服务和项目预孵化的实体平台。大力开展师生同行社会实践,搭建师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互动平台。南开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全面、富于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

学校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不断发现总结和全方位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共性和个性问题。职业发展教研室每年开设公选课30门次,授课学生人,教研室联合学院进行基于学科特色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改革。学校连续五年开展就业开放日活动;连续三年实施求职励行金计划,每年拿出20万专项经费帮助困难学生人,实现受助学生%顺利就业。

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在潜心育人的同时,南开大学更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优秀成果。—年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6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5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累计入选20篇。年,南开学者团队以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3篇。—年南开大学被SCI收录的论文累计被引用篇数篇,累计被引用次数次,被引用次数排名第16位;篇均被引用次数18.87次,在全国累计被引用次数较多的高校中位居第一。

(周其林院士领衔完成的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项目获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南开人,永远怀抱着对于知识和真理的渴求,他们可以随时预约名师面对面,校长、院士对于普通学生来说也是触手可及;用寒暑假师生同行让学生得到与专业课老师朝夕相处的机会。他们身上浸润的允公允能的南开精神,百年南开报国的渴望慢慢融入新一代南开人的梦想。

放眼世界兼收并蓄

在迈向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中,南开大学始终放眼全球,树立了南开在国际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开放形象。

学校大力推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推送工作。发布国际组织实习信息和政策指导,邀请原联合国官员等来校举办专题讲座,承办各类联合国宣讲活动。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发计划署、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等国际组织积极推荐实习生。年,南开发布国际组织实习信息和政策指导余条,邀请原联合国官员等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共计10场,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公务员能力建设项目,派出29名学生赴都灵参加联合国青年领袖精英班实践项目,已有22名学生成功获得国际组织的正式实习职位。

放眼世界,南开大学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拥有专兼职外国专家余人,与英国牛津大学、伯明翰大学、韩国SK集团共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全球大学领导者论坛(GULF)、国际公立大学论坛(IFPU)、国际公立大学联盟(IAU)、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等国际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

星光熠熠清芬挺秀

百余年来,南开大学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相偕行,筚路蓝缕,淬砺奋发,在中国大地上深深扎下了爱国之根、教育之根、学问之根、文化之根,矗立起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巍峨丰碑。有智勇真纯之精神,有刚毅坚卓之风骨,有英彦蔚起之栋梁,有璀璨辉煌之硕果,星移斗转,生机蓬勃。

这里有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先生,叶嘉莹。96载岁月如流,她站在讲台上的时间就有76年,与南开结缘逾40年,在南开园里听她吟诗,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

这里有中国执教时间最长的化学教师、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申泮文,他一生留下余万字著作,亲眼见证祖国和母校苦难的他,在南开园内展示自己珍藏的南开大学被日军炸成废墟的图片,号召南开人牢记历史,报效祖国。

这里有影响了世界数学的发展的中国数学第一人、世界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在南开大学筹办数学所时,他捐款一万美元,书籍近万册,并立下遗嘱,捐出个人财产的三分之一给予南开大学数学所这个新生儿,让南开数学所成为中国数学家的摇篮。

无数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组成了一个闪耀的星群,永挂苍穹,熠熠生辉,回应了百年前老校长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的殷殷期许。

巍巍学府,济济群英;风雨报国路,扬帆再启航。时至今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依旧激励、鞭策着一代又一代学人,而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的校歌也海内外继续唱响。历经百年所积淀的南开精神和南开品格,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渗透于南开人为学做事之中,鼓舞着南开人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