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大宝(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什么是苦难?什么是羁绊?或许这些字眼看上去和你毫不相关,但却不可否认它的存在。
昨日,在网上刷到一则热搜——《中科院博士论文走红》,没看链接之前,本以为不是“学术研究”就是“造假学究”,毕竟这些年论文这东西,想上热搜榜全得靠“实力”。
当但打开链接之后,之前的想法却一瞬间荡然无存,朴实的字眼,既没有论文的“拗”,也没有学术的“究”。
一行行文字通俗易懂,一句句陈述直抵人心!
这是一篇论文,但同样,也饱含了作者一生的苦难与羁绊。
他以这样的方式,向世人证明了:穷且志坚的孩子,到底,能走出怎样的路!
他以独有的方式,向众人证明了:求学路上的“良药苦口”,和他所谓的“精神抖擞”!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这是他论文里阐述求学不易之后,简单的感慨,22载求学路,这个生在贫家的孩子,过得那般不易,过得那般艰难,可他,却依旧走了出来,迈了出来。
论文里满是朴实的字眼,却同样饱含了生活对他的竭蹶!
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
看到这句话时,相信不少本就在克制压抑的情绪,也难以释然了吧。
求学的路本就艰难,家境尚可的孩子,也会每晚熬灯夜读,惟日不足,但往往在他们难以坚持之时,总有家人帮扶一把,总有地方衷肠一诉。
可对于他来讲,这些都成了奢望,成了虚无。或许留给他的真的只有“食不果腹”和“荆榛满目”了。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若不是考试后的奖学金,以及一墙奖状的虚荣心,或许坚毅如他般的贫困学子,也早已放弃学业这条道路了。
寒门学子的“难”——黑夜里的“光”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寒门学子,只不过这篇论文的主人公,却成了最稀少的那部分人。
大部分穷苦出生的孩子,他们因为家庭的重视,信息的匮乏,资源的不对等,条件的不均衡等等原因,都在求学的半途,放弃了,舍弃了。
而坚持总有成功,可坚持的路却很难走,稍有不慎便会一败皆败,这个过程考验的不仅是天赋,更是隐藏在卓绝天赋下的,那种坚毅。
穷且志坚的孩子,最难得!
他们如同黑夜里的微光般,衬托着夜幕的黑,以及人性的淡。
当他们以成功之姿,再次出现在众人眼前之时,留下的不止唏嘘,更多的是敬仰,是希望。
他们的经历给了更多寒门学子可能性,希望这早就该上榜的热搜,能把精神持续下去。
读书,或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读书,却一定是最好的出路!
生活的重担,从来都不是低声下气的理由,别再被羁绊所禁锢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网友们给他的客观评价,而却不足以来概括他的全部人生。
大家之所以会对被他的故事所动容,更多的是因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所谓“努力的内核”。
苦难之事其实一直都有,命运羁绊其实一直都在,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去看待,如何去扭转。
对于当下的莘莘学子来讲,无论你的家境富或不富,不论的生活幸不幸福,都需要把自己的理念摆正,让自己再去尝试一次,拼搏一次,学习这条路,虽说很难,但只要走完,还给我们的终生不散。
最后,祝大家都能在泥泞道路上,看到一束引导成功的光。
好了,大家看到这篇论文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你有没有被感动到呢?分享你的见解一起讨论吧,喜欢文章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