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担当贵大学子在田间课堂奏响春耕乐章 [复制链接]

1#

双脚沾满泥土,汗水挥洒田间,投身脱贫攻坚,助力春耕备耕。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校于2月发出了“助力脱贫攻坚同心共战疫情”倡议,校*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积极响应,先后组织余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跟随专家,就近服务地方。同学们放下书本,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运用书本上的知识、课堂上的理论,为家乡的百姓出谋划策,为农村特色产业把脉问诊,书写着贵大学子在抗疫中的春天故事。

龙建吕

晨炊星饭让茶香溢满青春之路

龙建吕是农学院级农艺与种业作物栽培方向的一名研究生,茶产业是家乡惠水县甲烈乡红星村的重要扶贫产业之一,春耕期间,龙建吕帮助母亲上山采茶。白天采茶,晚上看文献、写论文,是她生活的常态,对于每天十二点半睡,五点就起床的日子没有任何怨言,她说:“这样的日子让我觉得自己过得即充实又踏实,茶产业是家乡扶贫项目中一大重要的产业,能为家乡脱贫致富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的荣幸。”

龙建吕在茶园采茶

天还未明,茶园已经泛起星星般的光点,龙建吕就随着茶农们一起到茶园里采茶,采茶的速度也在一日日的劳作中变得越来越快,夜幕降临,茶园的一天就随着称量茶叶划上句号,但龙建吕的学习仍在继续,看文献、写论文,在学业上她也不曾松懈。

除了帮助母亲采茶,龙建吕还参与了红星村合作社“皇菊规模化种植”扶贫产业的部分工作,主要是种植地的调查(海拔、前茬作物、土壤的颜色对比等)、皇菊栽培苗的筛选、规范化的种植方法及后期苗的一些管理措施。“我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是中药材的种植及种植后的一些田间管理,家乡的种植的皇菊虽然是属于茶茶叶类,但中国药典中有记载皇菊也是一味中药材,所以在种植中可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其中。”她说道。

在采茶和皇菊规模化种植工作的过程中,龙建吕对于农业助力脱贫的力度深有体会:“农业扶贫把‘因地制宜’这个词诠释的很完美,利用农村丰富的土地资源与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农村的生活环境也有所改善。这样早出晚归的日子,虽然辛苦,更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与时间的宝贵,作为一个农学院学子,能够把自己的知识投入到家乡的发展中,是一大幸事。”

张丘丘

农业学子当为家乡农业服务

张丘丘是级农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他说:“不是医务人员的我,不能走在抗疫第一线‘救死扶伤’,但是作为农业学子,可以为家乡的农业发展服务。”春耕期间,张丘丘主动与凤冈县花坪镇农业服务中心和关口村村委会联系,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服务。

茶产业是关口村的主要产业之一,在得知张丘丘主要学习茶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时,茶园负责人姜豪激动地说:“由于自己没有技术,不知道虫怎么防,又不认识病害,而且茶树产量太低,导致每年基本都没有多少盈利,张丘丘的出现就是及时雨。”张丘丘一方面利用自身所学,一方面与自己的导师联系,就茶叶提质增效、茶园管护、病虫害防控、修剪技术、施肥技术、除草技术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

张丘丘同学与茶企负责人

在田间交流茶树管护问题

张丘丘说:“我来自农村,贴近农民、踏入农田、为群众服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既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检验,也让自己学有所用,学有所为。”

曾庆会

服务农村的践行者

曾庆会是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级学生,在遵义市桐梓县夜郎镇进行农事服务活动期间,积极帮助农户进行土地翻耕和育苗,并在夜郎镇茶台村尽己所能帮扶春耕生产。在做好防控疫情和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成为服务农村的践行者。

曾庆会和老百姓到田间进行农田杂草清除、翻耕,并修整苗床,开展种子播种。在育苗的过程中,与老百姓交流了一些旱地育苗经验。在夜郎镇茶台村花椒种植产业示范基地,她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花椒上进行病虫害观察,向村民传授花椒生产技术,比如压枝、修剪等技术。

她说:“在短暂的春耕实践活动过程中,虽然花椒刺伤了双手,但收获满满。我积极向行业学习知识,向前辈请教经验,打开了我的眼界,也提高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李芳

到田间地头为老乡服务助力家乡脱贫攻坚

李芳是茶学院在读研究生,寒假在家期间,她积极响应学校关于“助力脱贫攻坚,同心共战疫情”的倡议、响应学院号召,主动投身到家乡的农业产业生产劳动中去,尽己所能助力家乡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

李芳和当地村干部交流座谈

李芳在做好疫情防控和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二月中旬主动和家乡所在地织金县白泥镇相关工作人员联系,“我当时打电话和镇里的工作人员联系,我想利用自己所学为老乡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镇里领导听到后,就给我分配了一些具体工作”,李芳说。接到任务后,李芳迅速投入到当地的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中,每天和镇里、村里干部上山下乡,早出晚归。

结合白泥镇春耕生产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李芳积极参与到家乡玉米调减后产业布局的实地调研和春耕生产中去,与当地产业调整负责人就产业布局规划、相关产业发展、替代产业进行探讨,她的思路和想法获得了当地*委*府和群众的认可。她认为“民生产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栽培种植管理的基础一定要打牢,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种植,才能种出优质苗木,不能用种一颗白菜的方式去种一颗皂角树”。

李芳(中)在茶园指导茶园管理

在家乡做“春耕帮扶”期间,李芳还应邀到织金县珠藏镇凤凰村万亩茶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因为是新建茶园,栽培技术和管护技术亟需提升,又因凤凰山茶厂场位于海拔高、气候寒的特殊地带,每年都有一个多月的凝冻期。结合茶园的实际,李芳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幼龄茶园越冬、管护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茶园的栽培技术、修剪技术、施肥技术、整地锄草技术、茶叶生产冻害减灾恢复技术等管护技术对管护人员进行交流和培训。

李芳说:“到田间地头为老乡服务,为家乡服务,做好实践调研,搞好农技服务,让自己与家乡的乡亲们更亲近了,与农业更亲近了,与这片热土更亲近了,这让我觉得我的价值得到了实现”。

饶永超陈滇黔

俯身于大地才能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省委省*府和学校号召我们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是希望我们把自己所学运用在贵州大地上,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所学与实际生产结合,我们必须将自身立于大地,俯身贴近大地才能不负嘱托,不负厚望”,动物科学学院畜牧学专业18级硕士研究生饶永超、陈滇黔告诉我们。从3月初以来,饶永超、陈滇黔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到黔西南州安龙县安马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