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科研人员来说,想要在高水平期刊上投稿且命中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稿件是否能中,除了文章本身的研究质量和写作水平外,还包含外界各种的影响因素。
那么,有没有投稿周期规律之类的数据可供我们了解呢?
答案肯定是有的,在之前的推文里,小编就曾分享过一篇《论文投稿还要看日历?研究表明:周末被拒稿率最高》关于论文投稿周期规律的文章,内容主要是介绍“周二周三投稿最容易被接收,而选择周末投稿的拒稿率最高。”
最近小编又发现了一篇关于论文投稿周期的文章,拿出来给大家一起分享下。
SCI论文投稿其实和做生意一样,也是有淡旺季的。这篇题为《Aprilpublishinglullfollowsend-of-yearacademicflurry》的文章18年发表在了《NatureIndex》期刊上。
该文章的作者GemmaConroy统计了过去五年中,自然指数追踪的68种期刊,每年不同月份的发文量始终处于波动状态,尤其是下半年波动非常剧烈。
这项研究统计的实验数据,还是非常有趣的,我们一起来回味下~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1月和11月份的发文量出现了峰值,是论文发表最旺的2个月份;而4月、7月、9月和12月份的发文量一直处于低迷期。
从季节来看,整个春天的发文量普遍较低,属于论文发表的淡季;而11月份和1月则是论文发表的旺季。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
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副主编EithneTynan表示,影响出版时间的因素很多,包括:提交论文的时间,同行评审过程的时间长短;期刊的生产周期等。
对于大多数自然期刊来说,从提交到接受一般需要4-8个月,发表文章还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还有少数期刊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发表。
四月份为啥是发文低谷?
Tynan说,在圣诞节和新年假期开始前,科研人员忙于完成年底工作任务,没有多余时间去提交可能会在明年四月份发表的论文。
对于十一月份的峰值,可能是因为年中假期和暑期教学任务轻,科研人员和审稿专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投稿和审稿上。
在圣诞和暑假期间,评审专家都不太会评审论文,这就使得论文的接受和发表不得不推后到下一个月份。所以才会导致12月份和7月份发文低谷。
此外,12月的低谷和1月份高峰,还可能来自于期刊编辑在影响因子上的考量。
年初的论文比发表在年末的论文,有更长的时间进行引用积累,有助于提高影响因子。所以,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辑,都更愿意把一些本可以在12月份发表的论文拖到1月份发表。
总结:在暑假之后,圣诞节之前的月份,就是评审专家审稿的高峰期。若错过这几个月,就要等到专家过完圣诞新年假期喽,应该至少推后两个月左右。
接下来,对于目前还没有投稿的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择期投稿?
由上图可以看出,每年2-5月的平均发文量都较低。那么按照正常杂志发表周期向前推,9月到次年1月投稿就是最佳时期;而4、5月投的稿件差不多就是9月低谷期被接收。
所以,想要在明年6月份顺利毕业的研究生们,现在投稿就是最佳时期。
如果你还没有实验数据,就抓紧时间补一波吧~
把握好投稿时机,可能会一举中第哟!
本文来源:无忧润色